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以往正式发掘的墓葬材料,本文所考察的地理范围为:长江中下游鄂中、南地区及鄂北部分地区;湘中、北地区及湘南部分地区;赣中、北地区及赣南部分地区;淮河以南的皖南、以南京为中心的苏南及西湖外围部分地区;浙江北、中部及浙南部分地区等五个区域。所考察的墓葬分为砖土混合结构、砖木混合结构墓、砖石混合结构、纯砖结构墓四个类型。以各区墓葬结构特征为根据,划分五个发展时间段分析探讨墓葬结构和建筑技术上的特点和相关问题。在如此的认识下,从结构和技术上对各区墓葬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同和联系作了详细论述和相关解释。以前述的分析结果为基础,试图究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汉六朝砖墓在建筑结构和技术上的流变和演化。本文主要内容由对各区墓葬类型和其结构特点的剖析、对个别墓的整体构造和砌筑技术包括墓道、墓室结构、排水设施、加固和保护措施等的详细观察和对比而组成,并导出了在墓葬文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性。砖墓混合结构墓有砖土混合结构墓、砖木混合结构墓和砖石混合结构墓三个类型。砖土混合结构墓是由竖穴土坑墓向砖结构墓的过渡性形制。整体结构接近于竖穴土坑墓,时间约为西汉晚期到东汉早中期。这种结构墓葬的出现更具体化了长江中下游墓葬结构变革的发展阶段;砖木混合结构墓也属竖穴土坑墓向砖结构墓的过渡性形制,具体结构可分木椁砖墙结构和砖墙木顶结构的两个类型,其结构较特殊,墓葬除了葬具和墓顶用木质材料构筑之外均用砖材砌成。它的出现和结终的时间段落非常明显,大致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整体结构尚未彻底脱离竖穴土坑墓,因此附属设施及局部构造的砌筑与纯砖结构墓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结构的发现明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木椁墓向砖结构墓的发展历程。砖石混合结构墓为汉画像石墓结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的延续,整体结构除了墓葬的部分构造和墓门均用石质材料构筑以外已接近于纯砖结构墓,墓顶、墓壁及空间布局与同时期部分纯砖结构墓类似。墓葬的出现和结终也比较明显,并说明在墓葬形制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与墓葬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保持着联系。纯砖结构墓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考察对象,其墓葬结构较为复杂,建筑技术内涵十分丰富:砖砌法的整体水平有提高,趋于满足葬俗和建筑环境上的要求。墓道的区域特征似乎不存在显著的发展规律,在斜坡形墓道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加上技术处理,以适于当地的葬俗或砌筑技术上的条件。由竖穴土坑结构向横穴砖结构的变迁导致产生适于后者的墓道形态。墓顶结构的特征较突出,可分券顶、穹隆顶、叠涩顶、两面斜坡顶和平顶。其中券顶和穹隆顶结构的出现和延续具有显著的结构共性。券顶结构的演化不甚复杂,具有稳定性。穹隆顶结构在特定时间段内显示结构的演化及消长的发展阶段性,也是本区墓葬结构演变轨道中最重要的特点。它的产生和流变具有鲜明的时空路线。穹隆顶可分四面结顶式结构和四隅券进式结构。两者之间似乎存在时间早晚的交叉关系。四面结顶穹隆顶早先见于中原和北方部分地区,其结构和技术已得到广泛的普及,从东汉早期开始见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墓葬中。但到东汉中晚期,穹隆顶结构分化出新生的四隅券进式结构。从此,两种类型的穹隆顶结构同时被采用。东吴西晋时期,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的采用非常显著,反之四面结顶结构趋消退。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的出现和流传在长江中下游墓葬结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墓葬材料,可知它初见于文化、经济非常发达的河南南阳地区和与南阳邻近的襄樊地区,大致与此同时长江中游南岸的湖南常德地区也有出现。随后,中下游地区的东吴西晋墓葬继续采用。由此得知长江中游的墓葬文化对下游墓葬的影响相当深厚。此外平顶、两面斜坡顶和叠涩顶结构的出现时间和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原地区各种墓顶结构在南方墓葬上被运用,但不甚流行。各区墓壁的结构和砌法具有较稳定的共性。顺丁砌法的出现基本形成了墓壁结构的定型。弧形墓壁有规模的出现成为本区墓壁结构的突出特点。对结构的起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为葬俗、墓葬等级及建筑功效上的原因。墓壁上的装饰设施也具有较明显的发展面貌,壁龛和假棂窗的设置较流行,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悬空砖台的分布和演变不甚均衡,似乎不显示整体规律,但部分地区的流行和延续还是比较鲜明。砖柱处理较明确地反映墓葬文化的区域交流和地域性。封门墙的结构和技术具有普遍性。封门墙的砌法与墓壁砌法的改进有着密切关系,顺丁砌法的流行影响封门墙的砌法。各区墓葬的墓门处理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早期墓葬的墓门处理主要受画像石墓的影响,并保持结构上的延续。整体墓葬结构采取典型的纯砖结构墓的特征,仅墓室内设置石质墓门。部分地区的晚期墓葬具有自身的特殊背景和演化内涵。尤其南朝大型陵墓再采用墓内装置雕刻图案的石质墓门的特殊葬制,表明墓葬等级制度的强化或该朝代的历史特性所致的葬俗变化。本区墓葬的排水系统因结构独特、设计复杂、地形和土质的不同,呈现不同于北方同时期墓葬的考古现象。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发掘调查的汉六朝墓葬,由于该地区雨水和土质的原因,营造墓葬时讲究排水。自两汉经东吴至南朝时期,造墓的工序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筑造技术的细微处可以体会到由粗拙而精致的过程。其中,部分墓葬因当地的特殊地势和土壤造墓过程中专门构筑排水设施。各区铺地砖的砌法在东吴早期以后,人字形铺地砖突增,各区墓葬普遍采用。本区墓室铺底砖的变化主要以人字形铺地砖和多层铺地为时间划界,发展状况是由简单的错缝平铺变为人字纹等的稍具装饰性的铺法。陈放葬具设施广泛流行,显示普遍性。但部分地区在特定时期,因显在或隐在的社会因素和葬俗上的地域性,则出现结构和用材上的变化。这表明砖结构墓的发展和变迁的轨道中出现不划一的变化性。结构的加固处理和保护措施在本区墓葬中较显著。砖扉处理在各区不同时代的墓葬中都有见,但其延续性和发展时间不甚规律。砖缝处理是因砖墓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建材而生成的加固做法。各区的具体做法大同小异。砖缝处理似乎不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东晋晚期以后,各区墓葬基本采用泥浆沟缝处理,同时用陶瓷片、碎砖或瓦片等填塞的加固处理趋消退。挡土墙在建筑构造上的运用似没有形成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行和扩散。但西晋以后,部分地区墓葬所建的挡土墙设施完全自成独特的结构系统,并形成了该区六朝中后期墓葬的一种构造标志。从多道挡土墙仅见于大型陵墓的现象考虑,这种加固设施也可能是墓葬等级的另一种反映。防潮处理显得不具有规律性和均衡性。但部分地区墓葬的防潮处理很讲究,尤其东晋南朝大型墓葬的防潮处理十分发达,其做法也不见于其它地区,其设计和运用极为精巧。这种建筑技术上的实现与南京地区墓葬的等级和墓主身份有直接的关系,也可能影响其它地区的相关墓葬。长江中下游地区砖结构墓葬通过两方面的发展轨道产生而演化,一方面是本区的砖结构墓无论是早期或晚期基本受到中原地区主导墓葬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种种的人文因素和环境,各区形成了在墓葬形制和丧葬礼俗上不尽相同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