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Stmr1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及致病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世界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真菌性病害。迄今为止,对该真菌的遗传变异、生理分化、致病机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2013年3月全基因组序的完成为研究其分子进化、基因组成、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网络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转录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行使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蛋白质分子,深入研究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对于全面诠释调控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的分子机制意义重大。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黑色素的生物合成、HT-毒素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等均与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并且受MAPK、cAMP、Ca2+等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所调控。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敲除、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了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r1与黑色素合成及病菌致病性间的关系,该研究不仅将深入阐释大斑病菌的致病机制,同时也为病害科学防控提供指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r1包含2个Cys2His2锌指结构域和1个Zn(Ⅱ)2Cys6双核簇,与Bmr1(水稻胡麻斑病菌转录因子)、Cmr1(玉米小斑病菌转录因子)亲缘关系最近,均为调控黑色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其编码基因StMR1与黑色素合成酶基因StPKS、St3HNR定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位置比较邻近,连锁排列在26.9kb的范围内。利用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技术,获得了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R1基因敲除突变体△Stmr1。
  (2)通过RNA-seq技术对突变体△Stmr1与野生型菌株的转录组进行分析,获得了198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10个基因表达量上调,1071个基因表达量下调;GO功能注释表明,参与生物过程(BP)的基因有1678个,参与细胞组分(CC)的有214个,参与分子功能(MF)的有730个;KEGG注释到279个通路,其中显著富集(p<0.05)的通路为82个,这些通路与物质代谢、逆境胁迫及致病性密切相关;另外还发现,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中均存在可变剪切,其中边界模糊型单内含子保留发生的情况最多,最少的是边界模糊型多外显子跳跃,黑色素合成酶基因StPKS发生的是转录结束区域可变剪切类型的可变剪接。
  (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6个合成酶基因(StPKS、St4HNR、St3HNR、StSCD、StLAC1、StLAC2)和转录因子基因StMR1在病菌分生孢子时期、芽管时期、附着胞时期、附着胞小孔时期、穿透时期、菌丝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上述基因在病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tMR1、StPKS、StLAC1基因的表达规律一致。当StMR1基因缺失后,还原酶基因(St3HNR、St4HNR)、合成酶基因(StPKS)、脱水酶基因(StSCD)和漆酶基因(StLA C1、StLAC2)的表达量较野生型均极显著降低;表明转录因子通过调控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影响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
  (4)对突变体△Stmr1分析发现,突变体的黑色素生成量明显减少,附着胞不能穿透寄主表皮细胞、分生孢子产生能力和HT-毒素活性丧失,对逆境、细胞壁干扰物质、杀菌剂更加敏感,这些因素是突变体较野生型的侵染效能和病斑扩展能力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从RNA-seq测序数据中筛选出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37个,分生孢子产生相关基因16个,MAPK、cAMP和Ca2+3个信号途径基因共21个,菌丝生长相关基因39个;与致病相关的胞壁降解酶、膜转运蛋白及分泌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表明StMR1对致病性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关系。
其他文献
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重视名著导读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名著导读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名著导读教学缺乏系统性。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极具生命力,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特别是森林经济基础,我国兴起的生态旅游,把乡村生态旅游与森林经济结合起来,既能促进资源整合,突出特色,又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本文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给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小细胞肺癌(SCLC)是高度恶性肿瘤,具有增殖速度快、早期转移及预后差的特点,5年生存率仅7.2%。DNA损伤应答(DDR)是机体在面对DNA损伤及复制应激时,通过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阻滞细胞周期来促进DNA损伤修复,避免未修复的DNA损伤诱导程序性死亡的过程。SCLC具有突变负荷高、基因组不稳定的特征,普遍存在p53及RB1功能失活,致使细胞周期G_(1)/S检查
《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普利策奖获奖杰作,描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男权社会里女性的从属地位和悲惨命运。华顿在小说中刻画了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的两位女主人公,梅和埃伦,她们被认为是华顿所创的作品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形象。本文试从人物塑造手法、女性意识及对男权社会的不同反抗方式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两位女主人公,展现两者之间的强烈差异,揭示出由她们所代表的当时社会中不同的女性的心理和生存状况。本文的引
目前镁合金的商业应用主要以压铸件来实现。新能源汽车和5G通讯关键部件的轻量化对镁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镁合金材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展低成本、高强、高导热的新型压铸稀土镁合金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高压压铸制备了AZ91D-xLa(x=l、2、3wt.%)、AZ91D-xCe(x=1、2、3wt.%)和AZ91D-1Nd等7种AZ
细分注水能够有效提高油田开发采收率,是保证油田稳产的重要开发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油藏地质的开采需求。多级多段注水管柱处于三维弯曲井筒中,受力形式相对复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管柱结构,且没有准确分析多级多段注水管柱的三维力学行为,导致作业工具产生严重磨损,缩短了作业有效期,降低了细分层注水成功率。因此,需要全面考虑多级多段注水管柱的三维井筒及作业工具的影响,科学地建立多级多段
断层的识别工作一直是地震勘探领域的重点。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断层的识别方式从最初的手动解释到自动化属性解释,再到如今智能化的深度学习解释,其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在不断地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断层的识别效果,本文基于图像分割的思想,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断层的自动智能识别。聚焦于地震资料断层信息占比少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融合多种不同地质属性更充分地学习断层信息,另一方面,减少
一、研究背景  肿瘤细胞之所以能逃避免疫监视,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免疫共刺激信号[1]。CD80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分化为辅助T细胞(Th),并且能调节免疫调节细胞(Treg)、免疫记忆细胞(Tm)、免疫效应细胞(Te)的作用,提供共刺激信号介导肿瘤免疫[2]。  霍乱毒素B亚基(CTB)是霍乱毒素与肠上皮细胞识别并结合的调节亚基,与神经节苷脂M1受体(GM
学位
雷帕霉素机制性靶蛋白(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在体内能形成两种不同的复合物,分别是mTOR complex1(mTORC1)和mTORC2。尽管大量研究报道了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存活、代谢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mTOR在体内各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功能远未阐明。本文运用Cre-l
背景: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慢性关节退行性病变,在其发病过程中,关节软骨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胶原和蛋白多糖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聚蛋白多糖酶的表达增加。由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药物仅能缓解OA症状,尚缺少有效延缓OA进展的药物。阐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对于寻找有效防治OA的药物靶点具有重要意义。DEPTOR是mToRC1和mTORC2的内源性抑制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