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骨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及卧床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常需要行手术治疗,目前应用人工关节置换疗效较好,能早期负重行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已得到骨科医师的普遍认同,其中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但这些术式的适应证及利弊尚存在诸多争议,我们通过比较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早期并发症、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来探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优势与劣势。[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湖北省中医院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00-2005年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109例,其中男26例,女83例,年龄70-87岁。骨折类型:头下型82例,经颈型15例,头颈型12例。109例患者中性别、Garden分型、骨折部位分型及年龄的构成比差异经过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09例患者术前均谈话交待病情及手术方案,患者自愿选择手术及手术方式,以手术方法不同而分为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ipola Femeral Head Replacement,BFHR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方法:术前以及术后摄髋关节正、轴位X片,详细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5年,平均2年零1月,随访主要是门诊随访,详细检查并仔细询问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比较项目包括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早期并发症、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标准。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列表进行两组比较,分类资料用x~2检验,均数资料用t检验,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FHR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THR组,P<0.05,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P>0.05,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F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HR组,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及牛津髋关节评分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FHR治疗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相对于THR治疗更节省住院费用及医疗资源,并且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BFHR治疗,早中期疗效并不比THR组差,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少于THR组。所以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我们首选BFHR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及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用中文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疾病管
区域成矿流体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在区域地质流体的分布、运移及与矿产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提出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本论文在导师的“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及方法
本论文对双亲水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与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K3)的复配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在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与K3复配
连贯性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连贯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连贯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在语篇
<正>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违法失职行为的一种制度。中国从先秦时期即出现了监察活动,但系统形成监察制度
目的:深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控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病例和对照各100例,采用统一的缺
本文研究了氨氮这一环境因子对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幼鱼组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得出鲤幼鱼在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74mg·L-1、0
目的观察槐耳清膏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了解槐耳清膏治疗肝细胞癌的机理。方法以MTT法检测槐耳清膏的细胞毒作用,比较槐耳清膏处理前后HepG2和HepG2/ADM细胞对
中国画的传统达到成熟和完备大抵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南朝谢赫提出“六法”论,成为一千多年来人们欣赏和品评的经典法则。历代谈色彩的文章并不多,且其中大部分文章是从
張仲景《傷寒論》問世約一千八百年,經過漫長的歲月,至今醫者仍不斷學習、理解、運用、擴展及研究,從而可見《傷寒論》是一部理論聯繫實際的不朽典籍,是祖國醫學的寶庫。《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