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骨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及卧床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常需要行手术治疗,目前应用人工关节置换疗效较好,能早期负重行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已得到骨科医师的普遍认同,其中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但这些术式的适应证及利弊尚存在诸多争议,我们通过比较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早期并发症、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来探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优势与劣势。[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湖北省中医院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00-2005年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109例,其中男26例,女83例,年龄70-87岁。骨折类型:头下型82例,经颈型15例,头颈型12例。109例患者中性别、Garden分型、骨折部位分型及年龄的构成比差异经过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09例患者术前均谈话交待病情及手术方案,患者自愿选择手术及手术方式,以手术方法不同而分为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ipola Femeral Head Replacement,BFHR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方法:术前以及术后摄髋关节正、轴位X片,详细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5年,平均2年零1月,随访主要是门诊随访,详细检查并仔细询问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比较项目包括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早期并发症、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标准。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列表进行两组比较,分类资料用x~2检验,均数资料用t检验,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FHR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THR组,P<0.05,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P>0.05,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F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HR组,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及牛津髋关节评分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FHR治疗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相对于THR治疗更节省住院费用及医疗资源,并且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BFHR治疗,早中期疗效并不比THR组差,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少于THR组。所以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我们首选BFHR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