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ilv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维护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精神权益的救济手段。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够全面系统,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如何赔偿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着重从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客体范围的扩大化及精神损害赔偿评算标准等几方面进行探索,并对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正文在结构上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主要论述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性质、功能及理论基础,指出精神损害赔偿区别于其他赔偿的特点,精神损害赔偿在本质上属于财产赔偿责任,具有补偿、抚慰、惩罚三种功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现实基础、法律理论基础及科技基础。  第二部分为各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概况。主要列举了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瑞士、日本以及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彼此之间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上述国家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国借鉴。  第三部分详细论述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完善建议。通过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的列举,分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进而阐述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都过于狭窄,指出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上,不但应当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当事人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也应将国家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对于法人成为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暂时应以现行法律规定为限;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应当将后果严重的违约行为纳入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另外,通过对我国正在审议中的《侵权责任法》的立法方式进行分析,指出该法的二审稿草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第四部分为精神损害赔偿的评算标准。通过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影响因素和评算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确定一个统一、公平、合理的赔偿数额十分必要,我国应通过创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化计算系统来解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无明确依据的问题,并具体提出完善精神损害赔偿评算标准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医疗过失及其判断标准为研究对象,全文三万余字,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医疗过失的概念和特点。首先对医疗过失的基础——医疗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阐
人格性财产与人格紧密相关,在民法所保护的财产中,其具有特殊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所拥有的财产种类越来越多,具有人格性的财产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其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高层建筑是目前我国建筑界体现建筑集约化发展和建筑科技应用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高层建筑也存在着建筑界的一个难题——建筑工程渗漏,特别是现代的
英美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新近发展,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由因人身伤害而产生的精神痛苦才能请求,到只要对身体有影响,或者身体有受伤害的危险就可以请求;由受害人为自己
“平等主体关系说”是民法调整对象法定化的产物。对于这一理论,在理论界长期争论不断。在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如何看待和分析这一理论就成为重要课题。有的学者主张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