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杂环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类型,在生物体的生命运动过程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杂环化合物家族之中,唑类化合物无论是在生物应用方面,还是有机催化与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因此唑类化合物也一直是杂环化合物研究中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选取唑类化合物中的噁唑与吡唑两种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者的近年来的合成方法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环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类型,在生物体的生命运动过程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杂环化合物家族之中,唑类化合物无论是在生物应用方面,还是有机催化与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因此唑类化合物也一直是杂环化合物研究中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选取唑类化合物中的噁唑与吡唑两种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者的近年来的合成方法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一方面,对于噁唑杂环的合成方法,大部分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或需要较高的温度与较长的时间;或反应操作较为繁杂;有些需要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或者是产率不高与选择性相对狭窄等。因此,探索简便、快速、高产率与高选择性的噁唑合成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吡唑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优良的抗菌与抗肿瘤活性,是合成高生物活性药物的重要活性基团。因此,以吡唑杂环为母体,对其进行相应的结构修饰与改造,或引入各种其他类型的活性基团,有望在其生物活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现有的研究基础与发展方向,对噁唑与吡唑两类杂环的合成方法与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共计合成了 18个2-芳基苯并噁唑类化合物与9个1,5-二芳基取代吡唑-3-甲酸塞克硝唑酯类衍生物。其中针对2-芳基取代苯并噁唑衍生物的研究主要在于其合成方法的探索与催化体系的优化,而后者侧重于吡唑衍生物的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探索出一种以邻氨基酚与芳香醛为底物,在Cu(OTf)2-PhOl催化体系下合成2-芳基苯并噁唑衍生物的高效途径。此法在温和的条件下迅速完成,原料均廉价易得,并且应用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原子经济性,可以用来迅速合成含有各种取代基团的苯并噁唑衍生物。对该反应的机理推断认为,在双功能路易斯酸催化剂Cu(OTf)2的催化下,反应同时经历了缩合、环化与氧化串联过程。2.根据药物拼合原理,合成了一系列二芳基取代吡唑-3-甲酸塞克硝唑酯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各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随后进一步对9个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与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化合物对人体NCI-H460肺肿瘤、MCG-803胃肿瘤、Skov-3卵巢肿瘤与BEL-7404肝肿瘤细胞株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9fc对前三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最佳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34、0.14与0.87μM;而化合物9bc对BEL-7404肝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值为5.34 μM。这些抑制活性均优于典型的抗肿瘤药物顺铂(IC50值依次为48.52、4.19、84.21与24.87),而它们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抑制率则与顺铂相当。此外,本文还对9fc与9bc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其他文献
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Curcuma L)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是“浙八味”之一,该药味辛、苦,性寒,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病发狂和黄疸尿赤等症。到目前为止,对温莪术的化学成分分析,也分离鉴定出了 100多个化合物,其中也得
多核过渡金属簇因其精美的结构和潜在的应用在分子磁材料、催化领域已经逐渐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多核异金属化合物由于配体的动力学和不同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而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Science特刊提出的未来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如何推动化学自组装”,组装过程研究是微观分子世界和宏观复杂功能体系之间的桥梁。由于反应过程变化多端,信息复杂多变,跟踪策略不易选择,对于了解和利用簇的组装、精确测定分子式以及在最初的反应
厚果崖豆藤是热带地区的豆科崖豆藤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福建、广西等地,传统医学主要用于杀虫、攻毒、止痛等。近期研究表明,厚果崖豆藤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细胞毒性等生物药理活性。本论文第一部分是在抗氧化活性指导下对厚果崖豆藤根进行抗氧化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得到23个单体化合物(H1-H23)。通过化合物的1H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运输和储存方便、无污染等优点,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便捷式电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以Pt基为主,存在成本高、易中毒等问题,制约着它的商业化发展。而利用高比表面积的碳材料作为Pt基催化剂的载体,是提高Pt基利用率和催化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石墨烯拥有独特的二维蜂窝状结构、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
雌二醇类化合物属于人体内性腺激素,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1994年已经报道了 3-取代雌二醇氨基磺酸对荷尔蒙依赖型癌细胞的不可逆抑制。本论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两种3-取代雌二醇喹啉类衍生物,并以之为活性配体,合成了 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等方法对这些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化合物的纯度,通过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肿瘤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引入相应活性的药效基团,进而进行相应领域的药理活性研究,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研究热点。齐墩果酸、甘草次酸及熊果酸是五环三萜类代表性化合物,是中草药的重要有效成分,研究证明它们具有药理活性多样性,并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5-氟尿嘧啶化合物是已经上市的抗肿瘤药物,但因其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在临床中属于二类抗肿瘤药。硫化氢气体信号分子的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因此成为电动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最有前景的储存、转化能量的元件。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是以石墨为负极。虽然石墨廉价、在动力学上锂离子发生可逆的嵌脱,但是它受到理论容量只有372mAh/g的限制。而寻找可替代石墨的负极成为这些年的工作之一。在所有可替代的负极当中,金属负极因为有着较高的理论容量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在所有的金属负极中,Al具有来源丰富,高比容
近年来,伴随着化学工作者们对纯过渡和纯稀土配合物在光学、电学、磁学方面潜在应用的开发,过渡、稀土配合物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众多的科学家对这两类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磁性方面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本论文主要选取三个含有N、O的有机配体分别与过渡、稀土金属盐发生反应,得到了系列的配合物,并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研究了相关的性质,并取得了部分创新的成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
碳纳米材料因具有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表现出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肿瘤治疗、基因/药物载体、光电装置、传感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本文的重点在于构筑功能性碳纳米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相关研究。本论文工作分为三个部分:一、综合阐述了碳纳米材料的分类及性质、制备及功能化方法和表征手段。详细介绍了碳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以及在传感、光电装置和生物治疗等众多领域中的应
植物中内生真菌资源丰富,已成为发现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天然分子的重要来源。广豆根(Radix Sophorae Subprostrata),为广西特色药用植物,主产于广西石灰岩山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本文以1株广豆根内生真菌(Xylaria sp.)为研究对象,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以期发现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本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炭角菌属(Xylaria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