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番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番茄茎秆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转运、产量形成以及抗倒伏性。本研究结合360份番茄材料基因组重测序获得5.5 M SNPs,对植株茎秆直径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9号染色体上关联到一个激酶互作的蛋白(SlSD1)。通过遗传转化对SlSD1进行功能鉴定发现其能够调控番茄茎秆粗细。我们对其功能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360份重测序材料中2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0204-21); 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IVF201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166); 武汉市科技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60304090202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62015PY2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番茄茎秆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转运、产量形成以及抗倒伏性。本研究结合360份番茄材料基因组重测序获得5.5 M SNPs,对植株茎秆直径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9号染色体上关联到一个激酶互作的蛋白(SlSD1)。通过遗传转化对SlSD1进行功能鉴定发现其能够调控番茄茎秆粗细。我们对其功能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360份重测序材料中275份核心种质的测序数据,按照番茄从野生番茄到樱桃番茄,再到现代番茄的进化路线,发现番茄的茎秆进化是由细到粗的过程。2.在粗茎材料中SlSD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824 bp处存在11 bp的缺失,该缺失导致粗茎材料在启动子处多出三个顺式元件,同时在粗茎材料第一个内含子中有82 bp的缺失。在SlSD1基因内部存在12个SNPs,其中5个为有义突变,统计GWAS中的Lead SNP在三个亚组中的分布发现,该位点在番茄进化过程中受到了人工选择,并且SlSD1基因处在番茄的驯化区域内。3.结合SlSD1中的有义突变以及启动子、内含子中缺失的检测数据,发现在360份重测序材料中的极粗材料中,基因型的组合以Δ11 bpΔ82 bpAGCTG为主,而在细茎材料中基因型组合较多,主要以+11 bp+82 bpGTGCA、Δ11 bpΔ82 bpAGCTG两类为主。细茎材料中出现Δ11 bpΔ82 bpAGCTG基因型,一方面可能由于SlSD1基因内部其他位点的突变导致茎秆变细,另外一方面由于茎秆粗细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除受到SlSD1基因调控外,还受到其他基因的作用。4.在细茎材料LA1589中超量SlSD1基因,对比背景材料植株茎秆明显增粗,果实变大,且植株长势旺盛。在粗茎材料AC中干涉SlSD1基因,对比背景材料植株茎秆变细,果实变小,但植株长势没有明显变化。5.通过观察番茄茎秆的石蜡切片,对比转基因植株和背景材料,发现干涉材料中次生木质部的细胞明显变小,且其细胞层数减少。超量材料中次生木质部细胞明显变大。6.通过检测SlSD1在粗茎和细茎材料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发现,在幼嫩组织如茎尖、花蕾、幼叶、幼果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在成熟茎、根中的表达水平较低,通过GUS染色发现,染色结果与组织表达谱检测结果一致表现为茎尖表达量最高。同时检测SlSD1在GWAS自然群体茎秆粗细的极端材料中的表达量,发现其表达水平和茎秆的粗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7.通过分片段进行酵母双杂,其中只有SlSD1-A片段获得候选互作蛋白,但是点对点验证发现并不互作,同时通过选取启动子中的差异序列进行酵母单杂,还未进行点对点验证。
其他文献
子莲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种植,镰孢菌侵染而诱发的腐败病危害较为严重,对其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子莲腐败病病原种类多样,镰孢菌属(Fusarium spp.)多个种为子莲腐败病的主要病原菌。目前子莲生产中防治腐败病以化学药剂为主,而随着人们对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视,需探究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方法防治子莲腐败病。芽胞杆菌是生物防治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生防细菌,抑菌活性高效、广谱,在多种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中都表现
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虽然梅花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但能在我国北方露地越冬的品种缺乏。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定向培育抗寒性增强的梅花品种,能扩大梅花的种植范围,以及梅花在我国北方园林中的应用。本研究以‘雪梅’ב粉皮宫粉’杂交种的子叶为实验材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究了基本培养基、BA和IB
干旱、盐碱和冷害等非生物逆境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淡水资源的缺乏和不利的气候变化是制约水稻生长和稳产的主要因素,因此抗逆育种特别是抗旱育种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本室的前期研究中,鉴定出了一个具有显著抗逆效应的NAC转录因子——SNAC1。超量表达SNAC1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具有抗旱表型,且在大田干旱胁迫条件下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在水稻抗逆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后的研究中虽已鉴定到了多个
牛粪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毛蚊(Penthetria sp.)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可以转化牛粪,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研究了毛蚊和赤子爱胜蚓取食对牛粪中镉(Cd)、铅(Pb)和铬(Cr)的含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如下:毛蚊转化后牛粪颗粒大小,占百分比最高是20-6目,为34.54%,其次为6-3目为23.64%,40-20目为21.82%,未过3目为15.43%,过40目
目前,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下,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在积极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本文以人工智能在酒店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酒店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酒店人工智能的高效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以实现酒店现代智能化经营管理,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发酵全谷物食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功能性质,正引起全球食品界和健康组织的密切关注。全麦本身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加工原料。经过发酵工艺处理,其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全麦酒酿是以全麦为原料经发酵后制得,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风味食品,具有发酵食品特有的营养价值及生理功能,因此,研究和进一步提升全麦酒酿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式
莲房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其具有独特的生理功效,如抗氧化性、抗癌抗肿瘤、抗辐射、抗心血管疾病、改善记忆障碍、抗衰老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针对莲房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体外体内生理活性的研究不断增多,对其稳定性的研究也有了报道,发现光、p H、温度、Na Cl、糖、金属离子等因素均会影响莲房原花青素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功能成分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及生物利用率,构建运载体(乳液、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上的毁灭性病害,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本研究采用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结合金属离子化合物对携带黄龙病病原的盆栽苗进行病原脱除处理,筛选对黄龙病病原有抑制作用的配方;采用芽孢杆菌生物菌剂对携带黄龙病病原的盆栽苗进行处理,筛选对黄龙病有初步成效的菌剂,为柑橘无病毒苗木良种繁育提供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常规PCR检测方法对福建永春县、江西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