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初,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首的道德教育研究者通过临床试验对幼儿道德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刻论述。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领域颁布了一系列重大文件确立了道德教育在学前阶段的重要地位,依托优质儿童文学,例如以童话文体进行道德教育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然而,笔者在实际观察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幼儿园道德教育方式较为保守,依托童话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文本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尚未得到一线工作者的认同,该方向研究资料更是匮乏。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一方面从理论层面阐述童话和幼儿园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证童话在幼儿园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依托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揭示当前以童话为载体的幼儿园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据之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基于对幼儿园教师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当前以童话为载体的幼儿园道德教育存在着教师认识浮浅化、题材选择适切性较低和实施过程相对刻板三大问题。首先,教师认识浮浅化主要体现在教师对童话、幼儿园道德教育以及将童话运用于幼儿园道德教育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其次,题材选择适切性较低表现为教师在选择童话时过分倚重预设教材,所选童话主题与德育目标不匹配且本土童话应用较少。最后,实施过程相对刻板主要表现为教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模式化,德育过程忽视幼儿情感体验,且童话元素鲜少在其他领域延伸。针对当前以童话为载体进行幼儿园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多管齐下,提升教师对童话及道德教育的认识水平。可通过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加强继续教育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予以进行。二是立足德育现实,选择适性题材。建议幼儿园赋予教师童话自主选择权,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增加自己的童话贮备,准确挖掘童话的德育主题,注重开发利用民间童话和本土童话来培养幼儿传统美德。三是要创新活动开展方式,扩大童话使用范围。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开展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活动、提供实践机会激发幼儿情感共鸣、拓宽童话应用领域以整合多种德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