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残疾人多维贫困治理研究--以闽赣四县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减少和消除贫困的工作,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使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然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贫困问题在残疾人群体中依然十分突出,其中农村残疾人尤为明显。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残疾人在生活或死亡中比其他普通人存在的障碍要更多,在基本生存环境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社会也并没有广泛关注残疾人的个人发展问题。
  残疾人是农村社会生活中“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体”,除了收入贫困以外,还面临健康、教育、参与等多维贫困(MPI)的威胁。实施相同的扶贫政策难以在残疾人这一群体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贫困残疾人是扶贫难度最大、贫困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周期最长、返贫率最高的特殊群体。
  乡村毫无疑问是残疾人贫困的重灾区,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改善农村残疾人问题、统筹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选取了福建省和江西省四个重点扶贫县作为研究地,从中随机抽取372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从农村残疾人多维贫困的问题,研究影响残疾人多维贫困的因素。从研究结果中,总结出解决农村残疾人多维贫困的措施建议。
  本研究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总结各位专家学者在残疾人多维贫困方面的研究理论基础上,结合在福建省和江西省开展的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结果,运用描述性分析,来概括福建省和江西省农村残疾人当前的贫困状况。
  本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处理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发现,农村残疾人普通文化水平低,受教育年限少;生活收入低,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及社会保障来获取家庭生活来源。同时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存在城乡分布极不平等,农村参保残疾人家庭存在自付费用标准不一的问题。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下,研究农村残疾人多维贫困问题的治理,从研究结果中,总结出扶持农村残疾人摆脱多维贫困问题的措施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残疾人群体,希望借此机会呼吁社会各界对农村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也希望在多维贫困问题的治理上为农村残疾人出一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得不面对环境和资源短缺的问题,绿色建筑作为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有效手段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与一般的传统建设项目相比,绿色建筑项目通常具有更高的复杂程度,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更加繁杂。  本文通过基于文献阅读和传统经验的方法对绿色建筑中的利益相关者和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分析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构建出了具有48个节点和681条相互影响关
学位
目前在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全球变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为了维持全球气候平衡,确保人类的生存安全,世界各国已经纷纷展开行动致力于遏制碳排放的急速增长。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必然会造成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当下中国碳排放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一,因此如何协调经济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增长,成为了国家、地区和每个城市寻求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环节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土地作为重要的生
学位
为控制ニ氧化碳排放、建设生态文明,我国积极采取行动进行节能减排,减排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建筑部门,其中又以公共建筑最为突出。因此,对公共建筑的碳排放进行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控制碳排放的方法,自提出以来就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并在一些国家与地区得到实践,相关研究与实践表明碳交易机制可有效控制碳排放,激发环境资源的价值。因此,本文以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索碳交易机制的
学位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今最严峻和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直接碳源。土地承载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而土地整治作为土地利用活动重要的一环,显著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此大背景下,研究土地整治与碳排放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长时间以来,土地整治成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
学位
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发展十多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建设进步飞快,通过考试方式录用公务员已经被广泛接受,公务员录用考试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也基本实现了“上规模、上水平”的目标。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持续开展为我国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促进了我国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人才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激发了政府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由于原有的录用考试存在一定弊
学位
伴随着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中国的城乡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乡村作为城乡系统的重要组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发展出现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发展振兴美丽乡村,以推动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土地利用方式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表征,城市和乡村地域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深入探究乡村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可以从土地利用的视角来对乡村地区
水稻作为我国的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变化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也是国家和区域制定粮食政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因此,准确的获取水稻生产信息,正确及时地掌握农作物生产状况,对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全世界共有约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淡水资源被用于稻田灌溉。此外,稻田也是甲烷(CH4)的重要来源,对全球温室效应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范围水稻种植
学位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贯穿了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农地流转在被提出之初,被寄予了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厚望。然而随着改革探索的进一步深入,农地流转规模增速和农民收入增长增速都出现明显的下滑,农业经营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持续下降,农地流转可能陷入“内卷化”和收入增长效应疲软的双重困境。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新时期乡
学位
农村能源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消费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面向家庭尺度的农村能源消费问题是反映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一直以生物质能源作为主要的生活能源,不仅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还造成了森林砍伐、土壤侵蚀、生态环境退化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推动农村地区能源消费转型已经成为国家生态文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要求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在大量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中明确了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然而农家乐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缺乏空间规划、节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