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解表宽中扩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84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西药对照组和玉屏风加地龙、红景天联合西药试验组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益气解表宽中扩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本实验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烟台市中医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照全球GOLD指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益气解表宽中扩容方—玉屏风加地龙、红景天汤,疗程1个月,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mMRC量表、CAT量表、肺功能、安全性指标。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临床研究观察共入组57例患者,脱落5例,临床资料完整52例,其中对照组26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基线整齐,具有可比性。
  1、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试验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项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玉屏风加地龙、红景天方能有效改善慢肺气虚型阻肺稳定期患者咳嗽、自汗、恶风、神疲、乏力证候,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喘促气短、少气懒言证候评分改善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
  2、疗效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对mMRC评分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mMRC评分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4、对CAT评分的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与治疗前对比有所下降,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5、对肺功能的影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EV1/FVC、FEV1%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提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两组实验后对比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FEV1/FVC、FEV1%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6、安全性指标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过敏反应和其他不适,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AST、ALT、BUN、CR)均在正常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益气解表宽中扩容法可以明显改善慢阻肺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肺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慢阻肺的中医治疗提供的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在清代医家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核心理论体系指导下,根据上热下寒证水液缺乏性干眼的临床表现,制定运用乌梅丸加减方联合人工泪液治疗上热下寒证水液缺乏性干眼治疗方案,并探究其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45例,共90只眼,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5例。联合组运用乌梅丸加减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药组单用乌梅丸加减方口服;西药
《黄帝内经》中岁时的关系,提出了多种对应,明确提出的有“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两种。天地人整体观在中医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此研究脾和岁时的关系的根源,从而了解中医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这一理论的发展与临床。  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概括总结了脾和岁时关系的哲学基础、《黄帝内经》中的具体对应关系、理论内涵,临床应用,从而找出其具有多种对应的根本原因,构建了在象思维指导下,运用阴阳、五行、干支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寻找新的突破口,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方法:  从2019年01月至09月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CHF基础治疗及西医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组
目的:对103例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其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影响因素,从而为深入认识此类病症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治疗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103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23.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出相应结论。  结果:本研
学位
目的:收集和整理丁书文教授治疗房颤的的医案,通过对病案资料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其方药配伍规律。通过对病例资料的疗效分析,观察丁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总结丁教授治疗房颤的临床经验,辨证思维及学术思想。  方法:1.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山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丁书文教授接诊的房颤病人,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把病人的一般情况输入Excel表格,再依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学位
目的:  1.针对目前统计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队列研究中统计方法的选择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建议。  2.建立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队列研究,为统计方法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队列研究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1.初步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队列研究中统计分析的方法学建议  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临床疗效评价、队列研究及统计学的相关文献,查阅统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滋水清心饮治疗脑卒中后焦虑(Post-stroke anxiety,PSA)阴虚火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客观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方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依据。  方法:观察66例卒中后焦虑的患者,证属阴虚火旺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滋水清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治疗,用药8周,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进行
研究目的:通过数据挖掘[1]结合网络药理学[2]方法分析导师临证运用血府逐瘀汤的辨治经验和学术观点,并观察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本课题第一部分通过对导师既往的治疗医案数据资料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导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病证种类、药物加减规律等,以期更好的传承导师的学术经验。  本课题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结果借助网络药理学展开机制分析[3],探索血府逐瘀汤组方配伍治疗脑梗死的潜在机制[4-8],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1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淄博地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因素以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更好的防治诊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一般情况性别、发病年龄、胎产情况、喂养方式,患儿的咳嗽加重的时间及诱导因素,以及发病年份、五运六气及节气,血清特应性变应原、食物不耐受检测的结果,记录在表,将患儿的中医证候依据《
目的:通过对小儿感冒症状及体质的调查,判断其兼夹证及体质类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感冒的辨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2019.03--2019.12期间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小儿感冒兼夹证与体质的关系。  结果:①一般资料:240份病例中,男性患儿107例,女性患儿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