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近10年住院的且已经行内镜下手术治疗愿意接受调查问卷的结直肠癌患者,及近10年内镜下行结直肠息肉治疗愿意接受调查问卷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了解作为癌前病变的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的病例特征,分析导致息肉复发及癌变为结直肠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通过干预其中影响因素,阻断结直肠息肉进一步发展为结直肠癌的病程,以达到减少结直肠息肉癌变风险的目的,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率,改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预后,提高息肉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本组通过统计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从2003年至2013年的住院经检查及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且已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及近10年内镜下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且愿意接受调查问卷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分为两组:结直肠癌组259例,结直肠息肉组287例,通过研究两组病例中性别、年龄、饮食习惯、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差异,内镜下行结直肠息肉治疗复发的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等特点,了解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分析影响癌变主要因素。结果:1.性别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息肉组中性别因素在两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男性55.2%,女性44.8%;男性61.7%,女性38.3%)(X2=2.34,P>0.05)。2.年龄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息肉组相比青年患者(即<40岁的患者)较少(8/259;20/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息肉相比中年患者(在40岁~59岁之间的患者)较少(61/259;108/28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2.6,P<0.01);而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息肉组相比老年患者(即>60岁的患者)较多(190/259;159/28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9.0,P<0.01)。3.临床症状结直肠息肉组与相比结直肠癌组腹泻发生率高(64/287;19/259),有显著性差异(x2=23.6,p<0.01);结直肠癌患者粪便隐血发生率高(88/259;70/287),有差异(x2=6.1,p<0.05);结直肠癌患者便血发生率高(94/259;52/287),有差异(x2=22.9,p<0.05);结直肠癌患者腹痛发生率高(102/259;88/287),有差异(x2=4.5,p<0.05)。4.既往史结直肠癌组的病例中既往有胆囊结石疾病或有胆囊切除术史比例较高(46/259),与结直肠息肉组(31/287)相比较有差异(x2=5.4,p<0.05);结直肠癌组既往有阑尾炎疾病或阑尾炎切除术史的比例较高(43/259),与结直肠息肉组(24/287)病例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75,p<0.01)。5.饮食习惯结直肠癌组患者与结直肠息肉组相比喜食高脂食物的患者所占比重相对较大,(152/259;121/287),两组间的比较也有差异(x2=4.207,p<0.05)。6.肿瘤家族史结直肠癌组的病例中有肿瘤家族史的比例较高(34/259),与结直肠息肉组(13/28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792,p<0.01)。7.息肉复发情况比较本组研究中息肉直径>1.0cm、多发性息肉、年龄>60岁及腺瘤性息肉更容易再发(p值均<0.01),具有显著性意义8.本组随访结果本组结直肠息肉患者随访结果示:随访近10年行内镜下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中无结直肠癌发生。结论: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息肉组相比性别无差异;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结直肠癌组老年患者比例更大;结直肠癌组出现腹泻、便血、腹痛、fobt阳性率较高,结肠息肉组患者较多出现腹泻症状;结直肠癌组的病例中既往有胆囊结石疾病或有胆囊切除术史比例较高;结直肠癌组患者与结直肠息肉组均较喜食高脂食物且结肠癌组更甚,结直肠癌组和结直肠息肉组患者均有肿瘤家族史且结直肠癌组更多,统计具有差异;息肉直径>1.0cm、多发性息肉、年龄>60岁及腺瘤性息肉更容易再发;本组随访近10年及时行内镜下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中无结直肠癌发生。本组研究显示老年人(即60岁以上),出现腹泻、便血、腹痛、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病史中有胆囊和阑尾及手术史者、喜食高脂食品、有肿瘤家族史应特别注意结直肠癌的风险。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结直肠息肉癌变率居高不下,对大肠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以减少发生大肠癌的风险,对于结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应及时行内镜下治疗,本组随访近10年内镜下行结直肠息肉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无结直肠癌发生,以改善结直肠息肉等高危人群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