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与老年髋部骨折的关系,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为制定合理的中医治疗方案以及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因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9例)作为病例来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含量为2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及术后24小时内抽取静脉血10ml,由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用同一套仪器、同一批次试剂测定血清钙、磷、镁、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骨钙素、降钙素的含量则由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测定,收集临床资料数据,应用SPSS 17.0版本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患者术后血清中钙、磷、镁、骨钙素、降钙素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经配对t检验,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主要与老年患者胃肠吸收功能的下降引起的代谢紊乱、骨折制动后引起的急性骨丢失、内固定钢板以及人工假体对周围骨质的应力遮挡效应有关,动态观察其变化极为重要。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