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效果与机制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进一步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增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动力,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也成为金融当局重要的思考方向。而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调节和反应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变量,也成为金融体制改革重点关注的因素。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越来越多考虑金融市场机制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利率方面,参考国际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经验,我国1996年之后开始循序渐进地展开利率市场化进程。到2021年为止,市场化改革进程基本完成,成效显著。汇率方面,自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长期下降,人民币出现长达几年的升值期,在2015年再次大幅度调整汇率报价机制后,人民币开始呈现双向波动趋势,保持良好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方面,得益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改的进行,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2005-2015年间保持明显的双向波动,但近些年来受到许多国际事件冲击,呈现较明显的避险流出状态。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频繁和大规模的流动会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不利于金融改革的有序进行。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出现许多联动反应,资本外逃导致国际汇率出现许多动荡,受此影响,中国减缓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不断调整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结构,同时加大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这些连锁反应充分显示,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存在有效的传导,这些传导途径并非单一的而很可能是双向的。要想充分利用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发挥它们引导资金流动、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传导效果和机制,准确把握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方向。针对上述背景和现状,本文紧紧围绕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三者展开研究。本文的写作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即绪论,首先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接着重点介绍三者现有的文献成果和基础理论,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传导机制,为论文研究建立理论基础。第二章则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制度改革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直观观察三者之间的现实联系,为论文研究建立现实基础。第三章则选取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运用VECM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模型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三者之间的传导效果。第四章即最后一章,根据实证结果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并针对三者之间的传导关系以及发展现状,分别对汇率、利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根据VECM模型的结果,本文主要的结论有:第一,从短期看,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对利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短期资本流入使得央行外汇增加,为了稳定汇率、保持合理汇率水平,央行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加人民币投放,从而使得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下降。而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不显著。第二,利率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长期内有正向影响,即利率的上升长期上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对汇率具有负向影响,即短期资本流入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第三,利率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短期和长期上均呈现负向影响。即利率上升会使得短期资本流出,这与现实状况有些差异。一般来说,利率上升,短期内会吸引套利资金流入,吸引外国投资。形成原因可能与避险情绪、两国利差、投资环境等大环境相关。汇率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却并不显著。根据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得到的结论有:第一,在未来,利率对汇率具有负向冲击作用,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则有正向的冲击作用。在直接标价法下,也就是说,利率的提高,使得汇率出现向下运动的趋势,即利率的提高会引起本币的升值;第二,汇率对利率具有负向冲击影响,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则呈现正负交加的状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始终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而汇率升高,即本币贬值,一开始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减少,之后呈现增加状态。这与现实经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发生后,国际资本流动出于套利、套汇等机会,才会进入中国市场;第三,国际资本流入在未来对利率形成正向冲击,对汇率的影响方向则由负转正。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增加使得监测部门做出反应,在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为使总量市场上的货币总量保持稳定,货币当局提高利率。国际资本流动流入导致本币经历先升后贬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资本流入短期内会提高货币需求,但由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本币在供应量保持不变时会带动货币升值。长期内资本开始外逃,货币则重新面临贬值压力。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为:汇率方面,要加快发展和完善人民币中间汇率形成机制,尊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创新,完善外汇市场。利率方面,要坚持推进货币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和机制;完善利率风险的内控机制和管理机制;坚持改革和完善基准利率报价机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管控方面,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渠道、规模监管,建立安全稳定的金融监管体系;发挥利率、汇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作用,建立三者相关的金融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其他文献
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如果不进一步深化改革,那么很可能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在此背景下,以开放倒逼改革、形成对接国际市场的实验窗口——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此推出。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设立,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已经成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在贸易、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都有着特色政策。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研发创新的主体,企业需要资金、人才以及包容的环境、开放的平台等要素。自贸区的建设可
学位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凭借其产权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所需承担的风险关系出现错位问题,进而导致市场中债券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偏好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之间出现偏差,使得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和资本要素资源供给出现偏差。更为重要的在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出现问题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且债务结构的扭曲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产权的调整进一步明晰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市场化
学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贸易,依靠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自2001年加入WTO后至2020年,中国出口总额从2,492亿美元上升到25,906亿美元,上涨了873.56%。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内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人口红利释放,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不断被削弱,中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趋于稳定甚至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其他新兴国家利用相对更有利的
学位
当今时代,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种新生金融事物重新塑造着银行业。在金融脱媒加速进行、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动能,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应用金融科技、发展中间业务以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是业界共识。因此,现阶段金融科技应用是否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中间业务是否作为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中介
学位
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推动着商业环境逐步演化为依托数字化交互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生态系统。探究数字化交互平台企业与参与者之间进行互动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能够有效拓展平台企业的资源应用边界,也是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话题。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共访谈了5位平台工作从业者以及28位平台消费者,将数字化交互平台的融入参与者(消费者及其社交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份交互、演化及其
学位
为了整治环境污染乱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绿色债券的发展,对于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发行规范等要素做出了详细界定,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也从2016年开始实现了快速增长,2021年全年绿色债券发行量超6000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倾向得分匹配(PSM)等方法着重研究了绿色债券的发行定价问题:首先,本文证明了相对于非绿色债券而言,绿色债券在发行利
学位
品牌拟人化已成为企业传递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形象、制定品牌战略的重要营销传播策略。然而,品牌拟人化不总是促进积极的营销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负面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反应。针对品牌拟人化的双刃剑效应,营销学者探究了诸多促使品牌拟人化发挥积极效应的心理决定因素,其中情境诱导的社会动机成为理解消费者复杂反应的重要方向,但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日常生活现象与营销实践案例,本文洞察到由外部情境线索
学位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创新这一过程既包含前端的投入,又包含后端的产出,且投入端是产出端的物质基础,扩大研发投入规模已成为实践中推动创新的普遍共识。尽管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但相较于我国巨大的
学位
创新引领发展,当前世界各国为了增强国家实力,推出了各自推动创新的计划,谋求加快创新的步伐。在这一大环境下,一方面西方国家越来越警惕我们的收购行为,我们很难通过并购来吸收外国的优势技术;另一方面近年来面对的技术卡脖子事件告诉我们真正的技术也买不来,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近年来国家也是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力求通过自主创新建设科技强国。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
学位
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以及双职工家庭成为普遍现象,个体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工作家庭冲突逐渐成为现代员工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其不仅关乎个体的职业发展与身心健康,还会对组织的绩效和战略制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工作家庭冲突逐渐受到学者关注,成为日趋重要的研究论题。近年来,关于如何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的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导作为员工工作领域的主要负责人,被认为是重要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