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社会发展表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在早期也面临着区域发展失衡问题。由于对区域发展失衡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发达国家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同样,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过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期,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过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统筹区域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1]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迈入新的发展战略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重大成就,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东、中、西地区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区域开发的格局明显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格局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正确认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社会发展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借鉴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第三章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例,介绍了国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第六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