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研究(1970-1990)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以来,美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日益丰富、完善,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本文旨在探讨20世纪70、80年代联邦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通过对助学贷款政策体系确立、发展及实施效用的分析,试图揭示助学贷款政策与时俱进的原因,并阐明其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主化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联邦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加以介绍,指出此题目的研究价值,并对中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现状进行评述。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二战后联邦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状况入手,探讨70、80年代联邦助学贷款制度改革的大背景,阐明助学贷款政策产生的根源。第二部分:在70-80年代高等教育法的历次修订中,阐述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调整,揭示其跃居为联邦大学生资助政策主体的变化过程,分析其在适应时代变化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实施效果。第三部分:从整体上评价联邦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并分析70、80年代助学贷款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揭示联邦政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助学贷款政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另外,借鉴美国经验,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为了有效地进行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与灵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也实现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居于首位,而作为德育教育主渠道的高校德育课教学,其有效性不容乐观。为切实加强德育课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人格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范围限定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高等教育机会受到各种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与司法准则接轨的步伐加快,特别是1998年10月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后,沉默权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司
中国大陆整体经济以及整个教育业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而这使得为高等教育发展起着重要保障作用的高校后勤原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是人类动机系统中较为复杂的成分,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倾向对个体的行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
在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组织之间展开竞争并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知识传承和创造
陈序经(1903—1967),字怀民,广东(今海南)文昌人,中国现代著名的社会文化学家、社会历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大师。他出生于华侨商人家庭,早
民族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