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在简述之前的翻译过程建模成果之后,本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流程图,对各种文本,特别是对文学文本的翻译,均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广泛适用性。而“次逻辑素”作为新的翻译定义的提出,使译者自觉地,而非像过去是“自发地”,有了一套完整的文学翻译工具。在任何语言中,与文学文本构成语言两大难点的法律文本,该模型及其重点阐述的翻译阐释法均能应对其文本的复杂性。为有效地把各种作为“次逻辑素”的修饰语翻成译入语,使用阐释法是译者无法绕开的选择。基于这一新定义的提出,在评价一篇译文时,评论者便可以多一些手段,从更为量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避免像过去很多时候,评论人士多提出观点,用一大堆引经据典来虚张声势,证明自己所言,其实,不过是一种发散型的个人印象,直觉成分较多,难以为读者的借鉴提供可行的共享的理念平台。所以,对广大读者而言,书评之类文字多有“高、大、上”的距离感。究其原因不外乎:第一,缺乏具体数据支持,即,总结出原文本中多少修饰语,与被修饰语进行搭配,本文称此为“搭配对”(这一定义作为“次逻辑素”的重要分析内容,作者也正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从译入语的语义学、语用学角度看,译者所选的搭配方式是否合理,如翻译成偏正或动宾结构是否符合中文习惯,如创造性显示汉语特色,并与原文修辞特色转换嫁接,是否可被接受。这些都可以从次逻辑素角度,单提出来逐一筛查。在业界,这些翻译的技术型评论将具有可资借鉴的说服力。同时,也有利于相关的语言教学,具有可学习性和可复制性;第二,缺乏经过基于文本本身统计量化比较后的实证论据,更不要提对修饰语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了,如动宾搭配、偏正搭配的译入语搭配、二语翻译时的意象转换,还有句子结构等句法上的译入语再铺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