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石墨烯薄膜高频RFID天线的NFC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能卡等重要领域。低成本、高性能、稳定化、智能化是RFID标签天线的发展趋势。另外,随着电子设备需求的增加,金属废物已经日渐成为严重的问题,迫切需要用无污染、更轻、更柔韧和更耐用的材料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制作消耗量巨大的RFID标签天线。本文利用高电导率(1.0×10~6S/m)宏观石墨烯薄膜替代传统金属导体,设计了两种RFID标签天线,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宏观高电导率石墨烯薄膜提出了一种柔性高频RFID标签天线,优化后的尺寸为80 mm×50 mm。实测标签天线的谐振频率为13.70 MHz,-10 d B的带宽覆盖12.5-15.0 MHz,品质因数为9.19,最大读取距离为7.5 cm。与铝制高频RFID标签天线相比,该石墨烯高频RFID标签天线具有优异的柔性和机械稳定性,可以承受多次的大角度弯曲而性能不会明显下降。同时,将石墨烯柔性高频RFID标签作为门禁卡和电子名片等在人体上进行应用和测试,性能良好。另外,仿真得到石墨烯柔性高频RFID标签天线引起的人体暴露于射频电磁场时其能量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仅为2.21×10-10W/kg(平均超过10 g的连续组织),远远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规定的暴露极限值4 W/kg。(2)设计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薄膜的双频(HF&UHF)RFID标签天线。将高频标签天线嵌入到超高频标签天线结构中,不增加天线尺寸。测得该石墨烯双频RFID标签在925 MHz处有最大读取距离5.8 m,在高频频段的读取距离约为2cm,说明石墨烯双频RFID标签性能良好。双频RFID标签天线继承了超高频和高频RFID标签的优点,既可以近距离信息读取,也可以远距离识别。所有实验结果证明高电导率的石墨烯薄膜完全可以替代金属制备高性能的RFID标签天线。使用石墨烯材料来代替金属制作RFID天线,不仅能够保持与传统金属天线几乎一致的性能,还能具备石墨烯材料带来的柔性、机械稳定性、耐腐蚀性、高导热等特性,所有特性使得石墨烯非常适合下一代RFID标签天线,对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喜磷作物,缺磷制约大豆产量的一项主要因素。在农业生产中,会通过施用磷肥来缓解磷缺乏问题,但磷矿的资源有限,而且过度施用磷肥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种植磷高效品种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明确磷高效大豆对磷素吸收及转运的途径,对提高大豆的磷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磷胁迫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大豆的根系蛋白差异,确定与磷缺乏
学位
为探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合理施氮方式与行距配置组合。本研究以沈稻9(穗粒兼顾型),沈稻505(穗数型),沈稻527(穗重型)为材料,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不施氮肥(N0)、农户方式(N1)、底氮减施(N2)、底氮后移(N3)4种氮肥管理方式,副区设常规方式(行距30cm,R1)、缩行增密(行距25 cm,R2)、宽窄行(行距40 cm+20 cm,R3)3种
学位
水稻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为解决人类温饱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由于光照、温度和土壤的差异对水稻生产影响巨大。近年来,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水稻产量。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将目光聚集在“增产缩差”上,我国水稻实现高产的同时,如何提高效率,也逐渐成为未来水稻产业发展目标。为了阐明粳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本试验在辽宁省主要稻作区盘锦辽河三角洲、东港东南沿海稻区和
学位
异源三聚体G蛋白信号介导细胞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在多种生物进化上相对保守。在水稻中,G蛋白参与多个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本研究发现了两个非典型G蛋白γ亚基DEP1和GS3拮抗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dep1突变体显著增加了每穗粒数,但对食味值、蒸煮和垩白相关性状不利。gs3突变体的植株每穗粒数减少,但粒长显著增加。gs3突变体植物在食味、外观、蒸煮品质和快速粘度分析仪(RVA)上表现明显优于野生型和de
学位
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影响对植株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自噬是真核细胞体内一种大分子降解机制,可应对外界胁迫刺激,降解蛋白质和细胞器等物质并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ATG8是自噬过程中的核心组分,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本课题组前期已有研究表明过表达OsATG8b基因的功能,提高转基因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水稻品种中过表达OsATG8b
学位
本研究以耐性较好的花生品种NH5和HY22,敏感型花生品种NH16和HY20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的方式,通过分析低温(15℃/10℃)、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0%~45%)及其复合胁迫条件下花生幼苗的形态特征、光合特性、渗透调节作用、抗氧化防御能力和超显微结构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究了花生苗期响应低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旨在为东北地区花生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
学位
化工行业的传统精馏分离过程通常采用精馏塔进行,该类设备存在体积大、能耗高等缺点。超重力精馏是一种新型的传质强化分离技术,具有设备体积小、质量轻、低能耗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超重力精馏分离技术在传质性能的研究和相关行业利用的进展,通过设备性能和工艺参数的相互对比,体现了超重力精馏技术相比传统精馏分离的优越性。
期刊
生物炭复合单种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增强其抗逆境能力,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但由于微生物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很难在复杂的土壤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发挥。本研究旨在利用生物炭复合多种解磷菌、促生菌来促进土壤中难溶磷向速效磷转化和利用促生菌产物来提高樱桃番茄生长情况,分析其影响机制。本试验主要通过樱桃番茄苗期生长试验和设施栽培生长试验,探究对其樱桃番茄生长、根系、土壤理化性质和
学位
近年来,由于间作套种体系具有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间作套种的面积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花生种植方式。但高秆作物会对花生产生遮荫效果,从而使遮荫成为制约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最主要的因子之一,因此深入研究花生响应遮荫胁迫的生理机制十分重要。本试验以耐荫型花生品种花育22、阜花12和不耐荫型花生品种农花11、农花5号为试材,设遮荫30%处理,以不遮荫为对
学位
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水泥基建筑材料,具有非常突出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并逐渐用于交通工程和建筑工程。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UHPC具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胶凝材料用量很高,尤其是水泥作为高能耗工程材料,却有占比相当大的一部分在UHPC中作为未参加水化反应的惰性填料存在,这对工程和生态的经济效益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对胶凝材料进行替代调控后,又面临着无法满足UHPC基本性能的严峻现实。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