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学一统派与中式价值中庸派:辜鸿铭与林语堂向西方讲述中国的异同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末,经历了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倚仗着强大的物质财富,他们开始自我标榜,凌驾于中国人之上,企图用自己的文明取代已有五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面对当时社会中各种文明相互碰撞的混乱局面、以及中国形象被西方学者扭曲的事实,部分中国学者群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向西方世界讲述真正的中国,辜鸿铭和林语堂便是其中的两名杰出代表。  本文旨在比较辜鸿铭与林语堂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的异同,主要包含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方面介绍了辜鸿铭和林语堂,为后面的分析及论述进行铺垫。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角度介绍了二者的观点及立场,分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精神及性格和中国人。第三部分对二者的论述进行比较,包括致力于介绍中国文化的原因、介绍中国文化所选取的角度、二者的立场、贡献及局限性。第四部分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产生差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指出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非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以中国投资非洲为话题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新闻记者的个人观点,影响着
路径评价和多条路径的选优是无人飞行器路径规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路径规划的过程为出发点,结合无人飞行器的性能、实际飞行目的、飞行中的各种约束等条件进行考虑,将无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影响也日益加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本文关注的是中国跨文化交际
梁实秋不仅是二十世纪蜚声中外的散文家,而且是位伟大的翻译家。他翻译过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影响最大、贡献最卓绝的是他以一人之力历时38载将莎士比亚全集翻译成了汉语,成
随着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不断推行,文化因素在企业危机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要。以往的经验表明,文化碰撞和文化融合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也对企业的文化敏感程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