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我国有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近半数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灾害风险很大。据我国民政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人民币500亿-600亿元之间,平均每天损失1亿多元。在这些巨灾损失中,以地震灾害的后果最为严重,无论对生命还是对经济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故而有“群害之首”之称。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陆地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面对巨大的地震损失,单纯由政府负责进行经济补偿和灾后重建,显然并不完全适合。地震保险作为一种资源储备和经济补偿的手段,其作用和效率不容忽视。地震保险对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了经济补偿,减轻了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对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安定人心、减轻地震灾害、震后补偿、震前预防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对各国的财政收支平衡和地震保险及再保险总准备金积累做出了贡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国亟待建立住宅地震保险制度,通过运用保险机制,财政对保费、地震保险基金提供补贴,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从而快速满足恢复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同时,保险作为管理风险的行业,能够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全社会的风险管理技术。保险公司在承保风险以后,为减少可能的灾害损失,会把“防重于赔”的理念放在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利用保险业的经验和技术为保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积极参与社会防灾防损工作,普及地震避难和自救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事故的损失;保险能将足够多的面临同样风险的客户集中起来,通过收取保险费和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地震保险基金,转嫁投保人的巨额损失,进行损失分摊的风险处理安排。从理论层面看,有关巨灾风险的研究,诸多学者取得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针对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的模式选择以及住宅地震保险基金的建立的系统、全面、针对性强、创新的探讨还比较少。因此,深入开展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建立有重要的学术与理论价值。本文以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为基本理论工具,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数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展开讨论。并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模式经验,提出建立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具体建议。全文由六章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以此作为引子,引出本文的主题——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研究,并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及理论创新点。第二章:住宅地震保险概述。对地震灾害损失的情况进行了概述,指出地震灾害的特征以及我国地震灾害所特有的特征,阐述了地震保险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住宅地震保险的含义与作用:一是分担风险,提供经济补偿;二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金融体系的建设;三是安抚灾民,体现国家责任,指出地震保险的重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了开展住宅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和意义:开展住宅地震保险,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地震风险;开展住宅地震保险,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开展住宅地震保险,有利于提高中国保险业的经济保障能力;开展住宅地震保险,有利于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安定生活;开展住宅地震保险,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抗震防灾能力,指出我国亟待建立住宅地震保险体系。第三章: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首先对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进行了概述,选取新西兰、日本、台湾和土耳其四个典型代表,分别阐述了其成立的背景、具体的运作情况和各自的特点。根据这四个国家和地区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各自的特点,总结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经验得出:这四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以某次大地震为背景,建立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通过立法和成立专门机构等形式对地震保险制度的设计、规划以及行政管理起到了主导作用;各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承保主体呈现多元化,联合化的特征;地震保险的经营都具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据此指出我国发展住宅地震保险值得借鉴的地方:住宅地震保险体系须通过立法建立,有法律依据和保障;政府参与地震保险,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提供居民支付得起的地震保险产品,覆盖基本保障;地震保险必须采取完全/部分强制的手段,以确保其有效性;地震保险要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努力发展再保险。第四章: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介绍了我国住宅地震保险发展的历史沿革,分为地震保险试水阶段、地震保险停滞阶段以及地震保险恢复阶段。分析目前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现状与问题,指出目前我国住宅地震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律法规的缺失;政府角色不清,职责缺位;核心机构的缺失;相关配套管理制度极不完善;住宅地震保险产品匮乏,仍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公众巨灾保险意识的缺乏。并且分析了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保险业整体实力不强制约地震等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保险公司的经营技术、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营地震等巨灾保险的需要;造成我国住宅地震保险依赖政府帮助、投保率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能力的限制,指出我国急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地震保险模式。第五章: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选择的前提。本章提出选择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前几章的分析,提出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选择的原则:政府主导、适度强制、风险共担、非盈利性、适度差异及简易化原则。接着从经营方式、实施方式和投保方式以及基金管理者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从费率厘定、责任与限额及保障范围三个方面提出了产品设计方面的建议。第六章: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构建与相关建议。本章提出了如何建立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新型模式的实施方案,并给出大体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构建住宅地震保险共保体,由政府、保险公司和个人共同分担损失;建立住宅地震保险基金,专款专用,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管;建立科学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分散体系。并对建立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构建住宅地震保险共保及危险承担机制,政府充当最终再保险人;建立地震保险准备金制度;由政府主导,设立独立机构负责基金的运作;政府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支持;加大对本国地震灾害的研究,加强地震风险评估。最后,对我国开展住宅地震保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上述分析与探索,本文在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研究上取得了如下进展和创新:第一,选题创新。国内针对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住宅地震保险基金及住宅地震保险产品设计的细化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选择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较为深入的开展了以住宅她震保险基金为核心的经营模式研究,扩展了研究的广度和问题分析的深度。第二,在我国住宅地震保险发展初期,对国外住宅地震保险模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和经验总结,探讨我国住宅地震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这无疑对制定相关住宅地震保险制度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住宅地震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他文献
早在上个世纪后十年,随着城市面积的迅速扩展,城市地价房价便迅速升温。一套普通住宅价格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多数城市工薪阶层无力承担。另一方面,在农村,农民增收速
目的调整医院门诊药房二级库药架布局,优化自动化设备品种,改善工作流程,促进人机磨合。方法通过对自动化系统运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临床用药习惯等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门诊处方9000张,对用药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全
研究目的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造成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腋窝淋巴
目的: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远期移植物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移植物动脉硬化是不同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中共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是调节移植物动脉新
企业年金是健全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在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企业年金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减轻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负担,促进劳动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一词提出了全新的诠释,这一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也是非常深远的,它告诉我们每个儿童都拥有这些智能,且每个智能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又是不一样的,
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领域的不断深入,以及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阴式手术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阴式手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的孔穴进行操作,由于腹壁无切口,侵袭范围小,患者术后恢复
现代公司面临的是日趋紧张的国际竞争,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公司经营之需要,我国需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是在20世纪初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中心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同时现阶段,我国处于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时期,农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对高技术、高素质农业方面相关人才需求较为迫切,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