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日利亚是非洲大陆上的农业国家,农业在该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落后和粮食供给困难长期困扰着尼日利亚,面对这一现状,尼日利亚历届政府均在探索如何发展好农业这一重大课题。从1960-1998年,历届政府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农业政策,它们对尼日利亚的农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960-1969年尼日利亚政府采用“自由放任”的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实行最小限度的干预,该时期粮食生产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总额的80%,农业发展平稳。然而,这种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独立前农业发展的惯性在起作用,政府之所以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实际上是政府没有能力干预农业发展,后来的三年内战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打击。1970-1984年尼日利亚政府彻底改变独立初期的农业政策转而采用“最大限度干预”政策,该政策的最大缺点是政府对农业管得过多、过死,农业市场失去积极、活跃的因素,再加上该时期因石油繁荣而致使政府忽视农业生产现象的出现,最终导致尼日利亚农业危机的出现。面对严重的农业危机,1985-1998年间巴班吉达和阿巴查政府均采用了“结构调整”政策,在政府适度管理农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经济中的调节作用。“结构调整”政策是尼日利亚政府在探索农业发展这条道路上日益走向成熟的体现,在“结构调整”政策的指导下,农业发展得到恢复。从尼日利亚独立后40年来农业政策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其政策具有不稳定性,不一致性。农业政策制定基础的狭隘性,政策实施力度不强,政策间协调力度不够是尼日利亚农业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失误,过分依赖石油工业,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研究以及技术改良的途径有限,尼日利亚的农民很少能够从农业研发改良上获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尼日利亚农业政策有效性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今后尼日利亚农业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本国国情,一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定要具有可行性、持续性、协调性,一定要重视粮食生产,并注意加强对土地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