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从肠道微生态研究NASH“脾虚”病机实质,阐述“肝病实脾”理论论治NASH与肠粘膜稳态重建关系,探讨疏肝理脾方对NASH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52只大鼠,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饮食),MCD饮食的投放以10g/d/100g。8周后,正常饮食组(简称N)随机抽取2只大鼠,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对大鼠进行病理造模评价,并从两组中收集36个大鼠粪便样本。剩余48只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中药低剂量组(简称ML)、模型中药高剂量组(简称MH)、模型中药低剂量对照组(简称MLD)、模型中药高剂量对照组(简称MHD)、模型无中药组(简称M)、模型无中药对照组(简称MD)。ML组、MH组给予中药灌胃的同时MCD饮食。MLD与MHD照组给予中药同时予以正常饮食。M组为继续MCD饮食,MD组为给予正常饮食。中药低、高剂量分别给予0.92g/day,3.68g/day的中药灌胃。中药治疗4周,对大鼠进行大鼠粪便样本的收集。整个实验过程持续12周,期间保持各组大鼠进食量相同,平均每周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8周时正常组大鼠毛发光泽顺滑,无脱毛现象,体重持续增加,大便粒大色黑。MCD饮食组大鼠毛发枯稿无光泽,毛发稀疏,体重持续降低,大便粒小色黄。12周时,MH组与MD组在体重、毛发、活动力等方面改善明显。MHD组与MD组比较,在体重、毛发、活动力等方面改善明显。2.肝脏组织HE染色MCD饮食组大鼠造模8周显示大鼠肝脏肝细胞组织不同程度出现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变性,可见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局部小坏死灶。造模12周时,M组大鼠肝脏病理表现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小叶边界模糊不清,肝细胞炎性浸润,肝细胞坏死,边界不清楚,可见肝纤维化。MHD组大鼠肝脏切片表现为肝脏脂肪沉积明显较造第8周时减轻,肝小叶结构边界尚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组织浸润。3.粪便肠道菌群16S rRNA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结果3.1物种组成分析所有样本都注释到了7个分类水平,并且在门水平上主要注释到了13个门,其中主要以厚壁杆菌、拟杆菌、放线杆菌、变性杆菌为主,并且MHD组与N组在门水平上肠道结构趋于相近。MH组与M组比较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N组和MHD组在属水平上丰度无明显差异。3.2大鼠肠道粪便样本的alpha多样性分析MLD组和MHD组、ML组和MH组在丰富度(chao1)和多样性(shannon)上比较二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剂量的高低对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影响。MHD组与MD组比较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性,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MHD组与正常组比较,二者无明显显著差异性。3.3大鼠肠道粪便样本的bate多样性分析N组与造模第8周时粪便肠道菌群比较表明两者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性明显,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L组与MH组比较,MLD组与MHD组在距离上相差较远,肠道菌群结构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MHD组与MD组比较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MHD组与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二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MH组与M组比较,二者在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4.结论1.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饮食)成功的诱导产生的NASH大鼠模型,并且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损伤了肠道粘膜屏障。2.单纯低剂量中药干预对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产生了影响,但是,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中药干预对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影响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肠道稳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