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耻”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求荣去耻向来都是为众人所歌颂的美德。儒家在成长的早期,就已经显现出强烈的明耻辱的意识,而且以此为源头形成了儒家耻文化。记载孔子思想言行的《论语》以及《论语》中有关“耻”的阐述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耻文化的重要源头,在孔子关于耻感文化的形成和成长过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在这场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也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所取代。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所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巫术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由于生活时期的原因,孔子是最早领会到耻感文化有关于教育重要性的思想家之一。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1,在某些意义上,也是指用《论语》中的耻文化去治理天下。在古时候的封建社会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有独尊的地位,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耻”在当时已经成为裁量一切是非的标准和鼓励人们奋发的力量源泉。本文从耻感文化的溯源出发,对比了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别,叙述了耻感文化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从最早出现在《尚书》中的耻,再到《礼记》中的耻,来证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的行为意识就受到耻文化的影响。从耻的观念出发,并以对字型、字义的分析为起点,将孔子的耻感文化进行了个体道德层面和社会制约层面的解析。从学术的角度辨析了耻与耻感的基本内涵:关于耻的概念主要是从规范的角度来使用的,耻是一种体现在个体的道德修养之上,通过个体对自我的自律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耻感则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是一种让人们感到耻辱的心理感受现象。耻感是道德教育的催化剂,传统的耻感文化引导和巩固着个体德性的养成和社会道德的形成。当前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对儒家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中评析了孔子耻感文化的正面价值与局限性: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耻感意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任何时期都有存在的价值和作用。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来讲,耻感淡化都会阻碍我们当前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应以耻感文化为基础,全面推进公民的耻感教育与社会道德建设,这也是文章中的创新点: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现实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融入礼义廉耻的传统耻感文化,也将耻辱感与荣誉感相对应起来,从思想道德价值的高度来挖掘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和个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