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然而,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明显的非均等化特征,表现为区域、城乡及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失衡。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经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当前国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量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省际之间和城乡之间,针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量化研究较少。而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差异的日益扩大,必然对民族团结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害,影响我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较为准确地把握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了解政府在“哪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实效”、“哪些方面尚有欠缺,需要改进”的信息,为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管理,合理规划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供给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政部刘高希研究员曾指出:“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是不同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到底是什么状况,外界不知道;要加强调查研究,把基本事实让外界知道。”在本文中,笔者对民族地区所独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予以解释,把基本公共服务界定为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找出我国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为早日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研究议题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导论和第一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简要指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出发,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性质、特征和供求,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寻找理论支点。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概念予以明确界定,为下面的分析论证过程做理论铺垫。第二章是提出问题。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通过构造一种衡量均等化水平的计算式框架,比较全国和民族地区的统计数据,尝试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予以量化比较。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现状和差异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高,效率偏低。第三章是分析问题。在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动态趋势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对“投入不高,效率偏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根源、主导因素和民族地区自身因素三方面,探寻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影响因素。第四章是解决问题。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具体从财力投入和政府效率两方面总结尚存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均等化的实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