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中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具有生用活血化淤,熟用补血的功效。近年来又发掘出许多新的功用,例如降血压、治疗心绞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疾病。随着三七治病功效的扩大,其用量也随之增加,出口到国外的三七也呈显出迅猛上涨的势头。为了提高三七的产量,药农过量的使用农药防治三七上的病虫害,导致三七药材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为了了解农药在三七上的残留动态和污染状况,本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县三七药材道地生产区域为调查地点,开展了农药在三七药材及其土壤中的残留污染调查和室内降解试验,为建立三七药材中的农药最大残留允许标准和安全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建立了三七药材和土壤中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多菌灵等共计33种农药的多残留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种植三七的土壤在三七生长期间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分别为0.006-0.013mg/kg、0.013-0.078 mg/kg;收获时的三七(三年)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分别为0.027-0.134 mg/kg、0.038-0.137 mg/kg,三七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量均在国家药典的限量指标范围内(BHC≤0.2 mg/kg,DDT≤0.2 mg/kg)。两年生三七的土壤中氯菊酯、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分别为2.20-0.26 mg/kg、0.155-1.250 mg/kg,一年生、三年生三七土壤中氯菊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02-0.66mg/kg、0.040-0.375 mg/kg。两年生三七土壤中氯氰菊酯、氯菊酯残留量明显高于一年(三七移栽后的土壤)和三年(三七收获时土壤)。收获时的三七(三年)中氯菊酯、氯氰菊酯的含量分别为0.04-0.22 mg/kg、0.040-0.125 mg/kg,根据美国药典(USP 29,2006年)附录中<561>植物药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氯氰菊酯(及异构体)≤1.0 mg/kg,氰戊菊酯≤1.5 mg/kg,溴氰菊酯≤0.5 mg/kg,菊酯类总量≤3.0 mg/kg),氯氰菊酯残留未超标,参照茶叶上的国家残留限量标准(氯菊酯≤0.3 mg/kg),三七中氯菊酯残留在限量标准范围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现有试验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范围内未检出,这与实际调查的用药情况(无用药记录)相吻合。有机磷农药在现有试验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范围内未检出,说明有机磷农药在施药后在环境和三七药材中均可较快的消解。在收获的三年三七茎叶中多菌灵的残留量为2.94-9.32 mg/kg,根中多菌灵的残留为3.98-4.68 mg/kg。处在两年生长期的三七中多菌灵残留量为13.98-59.58mg/kg,在三七生长期三个采样时间点的土壤中多菌灵残留为0.06-0.14 mg/kg。三七药材中的多菌灵残留高于土壤中的,收获时的三年三七茎叶中多菌灵的残留低于两年生的三七。根据在室内两档恒定温度20℃、30℃条件下,氯菊酯和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氯氰菊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6.96 d(30℃)、31.22 d(20℃),氯菊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98 d(30℃)、32.08 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