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孔模型的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饱和土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地区很常见,非饱和土力学在岩土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很复杂,以至于当土变成非饱和状态时,大多数为饱和土建立的本构模型都不再有效。尽管非饱和土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非饱和土的水-力学特性不应该忽略微观结构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绝大多数本构模型都是基于宏观参数建立的,由于缺乏微观机制的支撑,己经难以满足科研和工程需求。土的微观结构对土的各方面的性质起着决定作用,土的力学性质都可以理解为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因此,要进一步加深对土的水-力特性和工程性质的理解,就需要对土的微观结构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能够解释和描述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的本构关系已成为非饱和土力学中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水-力作用下土孔隙结构演化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非饱和土的双孔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解释和描述非饱和土的持水特性、有效应力和剪切强度等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把可以反映土体失水收缩特性的收缩曲线方程代入已有的推算模型,改进根据孔径分布推算土水特征曲线的方法。土体在失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现象,因此实验室测量土水特征曲线过程中土体也会发生失水收缩,尤其对于胀缩性比较大的土,这个现象会更加明显。在利用压汞试验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推算土水特征曲线时,由于孔径分布曲线只是某一个状态下的孔径分布情况,所以推算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与试验数值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改进这个方法,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考虑收缩变形的影响。本文在压汞试验结果分析时考虑土体失水收缩的影响,改进已有的推算模型,同时利用本文的试验数据和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对改进的方法进行验算,并与原有的推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土水特征曲线预测模型比原有的模型有很大的提升,推算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2)利用压汞试验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和收缩试验得到的收缩曲线可以确定出土水特征曲线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土水特征曲线由土中的孔隙结构控制,因此土水特征曲线的一些参数可以由孔径分布曲线确定。大量试验数据计算发现,土水特征曲线中的进气值、残余吸力和残余点处的含水量(质量含水量或者饱和度)可以用孔径分布曲线比较准确地确定。由于收缩试验反映的是收缩变形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对于进气值处的质量含水量可以利用收缩曲线确定。因此可以利用孔径分布曲线和收缩曲线确定出常用的土水特征曲线参数。进气值点和残余值点把经典土水特征曲线划分为三个部分,如果把每个部分的持水曲线看成直线,就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参数描述宽广吸力范围的土水特征曲线。此方法不再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预测,可以大大缩减测量土水特征曲线的时间。(3)改进FX 土水模型,使拟合参数更符合其物理意义。FX模型对宽广吸力范围内各类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拟合都比较准确,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拟合对比发现,其得到的拟合参数与Fredlund和Xing赋予它们的物理意义有比较大的差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对传统FX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两步FX模型。首先利用不考虑修正系数c(Ψ)的FX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出参数α,n和m,再把这三个参数代入FX模型中对试验数据再进行拟合,然后可以得到最后一个参数Cr。通过这两个步骤得到的拟合曲线与试验结果可以很好的吻合,同时得到的参数也比较符合其物理意义。(4)利用压汞试验研究水-力作用下土孔隙的演化规律,建立孔隙演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孔模型概念。试验研究发现水力作用和外力荷载作用对土孔隙的影响机理是不同的。土中含水量的变化只会影响集聚体表层土颗粒的重新排列,而且吸湿和脱湿是可逆过程,但是失水收缩主要是集聚体间孔隙收缩造成的。外力荷载只会让集聚体间孔隙压缩,但是对集聚体内孔隙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力作用下的土孔隙演化模型。根据水-力作用对土孔隙结构不同的影响,建立了双孔模型,并提出了利用孔径分布曲线和收缩曲线界定集聚体间孔隙和集聚体内孔隙的方法。(5)基于双孔模型和非饱和土输入功率方程推导了有效应力系数表达式。土中孔隙水的含量同时受水-力共同作用,如果把土中含水量的变化抽象成两个单独的过程,一个只受吸力的影响,另一个只受变形的影响,基于非饱和土输入功率方程和双孔模型,推导出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系数,进一步加深了对有效应力系数的认识。其数值等于在恒等吸力下变形引起的集聚体间孔隙的体积含水量与集聚体间孔隙的体变量之间的比值,并可以利用孔径分布曲线进行计算。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下,利用非饱和土三轴剪切强度验证了这个方法的合理性。(6)利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研究了宽广吸力和净围压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净围压下,吸力越大,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越高,即强度越大;而且在较高吸力下土样会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在低吸力范围,对于同一个吸力,随着围压的增大,剪切强度会增大;对于高吸力范围,围压的增大对剪切强度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是一种通过测量不同方向上透射被检测物体的投影数据来获得物体横断截面(断层)信息的先进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与工业检测等领域。传统的解析重建算法需要完备的投影数据,才能取得理想的断层重建效果,而在实际应用中受被检测物体与扫描环境的限制,采样条件通常不够理想,只能在稀疏角度或有限角度范围内采集,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另外,当遇到厚薄不均的异形工件断层重建时,受限于探测器的动态
边坡的稳定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对防治岩土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际中的边坡破坏存在着空间效应,二维边坡稳定分析不能够反映出这种破坏特性,因此需要采用三维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三维方法还能够解决二维断面难以选取,二维反分析会过高估计材料强度参数等问题。本文为解决三维边坡稳定性问题,在二维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基于三维极限平衡状态,定义了局
回复性是动力系统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概率论中称为常返性,它描述了动力系统和Markov过程的渐近行为和复杂性.根据Poincaré回复定理和Birkhoff回复定理,回复性广泛存在于动力系统中.另一方面(正的)常返性本质上等价于Markov过程不变(概率)测度的存在性,众所周知不变测度的存在性在Markov过程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学位论文致力于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Lévy噪声扰动的随机微分方程
不能直接产生热效应的可见光能量约占太阳辐射能的40%.这部分能量难以被相变材料直接有效利用。因而,开发定形光热转换相变储能材料实现对太阳能可见光的光吸收-光热转换-热能存储三个过程合而为一,是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的重要策略。然而,直接添加的光热转换材料与相变材料复合的方法,由于材料相容性较差,使材料的光热转换存储性能稳定性不足。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采用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SiO2)进行改性,
多硝基酚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业、印染、医药等行业,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会进入环境生态系统。多硝基酚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生物累积性、抗化学/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因此,探索易行、高效的多硝基酚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对于多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各种处理方法中,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
当前,脆弱模型和边际模型是分析聚类生存数据最常用的模型,其中,脆弱模型通过在传统生存分析模型中引入随机效应项来描述个体间的非独立性,它不但可以提高协变量效应估计的精度,而且可以给出随机效应变异性大小的估计.传统的生存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假定协变量效应为常数,然而在很多实际问题中,某些协变量的效应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协变量的取值不同而变化,甚至依赖于其它协变量或者生存时间.非参数生存分析模型
“变革性研究”是彻底改变人们对现有科学的认知,创造新范式、新领域、引领新前沿的研究。21世纪以来,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加强对变革性研究的探索与支持力度,以继续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领先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也提高了对变革性研究的重视程度,“切实加大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在此背景下,尽早发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采集手段和技术逐步增强,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传感器设备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人们获取的数据和信息通常具有高维属性,这些高维数据正在以指数的形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海量模糊数据和不确定性数据体现了高维小样本的特征,高维数据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何有效的对高维数据进行表示和分类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高维数据分类及高维文本数据表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免疫性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以皮肤黏膜瘀斑瘀点、鼻衄、牙衄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丁樱教授认为血瘀是本病的关键所在,正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并依据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特点将本病划分为邪实和正虚两个阶段,治疗则以疏风清热凉血、益气养阴活血为法。由于本病易
马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康复疗法,临床上肯定了其对患有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疾病、肌肉疾患、语言障碍的特殊儿童的躯体、心理、认知、社会化及行为障碍等方面的治疗作用。但临床上的评价指标主要参考医学量表,当前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主观定性分析,仍然缺乏能够实时反馈马术治疗康复效果和渐进性进展的监测手段和客观的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对马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运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结合科学的手段对患者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