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8年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站网室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冬小麦邯郸5316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三种播种方式,分别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副区为四个密度处理,分别为M1(315×104粒·hm-2)、M2(510×104粒·hm-2)、M3(705×104粒·hm-2)和M4(900×104粒·hm-2)四个水平。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组合小区进行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生理特性、群体环境和产量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高质量、高产最佳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滴灌冬小麦生产行为、节水,合理种植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滴灌冬小麦在B3条件下冬前分蘖最多,冬前总茎数最大,但麦苗素质较差;B1、B2群体茎蘖增长较平稳,成穗率比B3相比分别高15.38%和57.69%。小麦乳熟期株高在B2和M3处理组合下最高为86.4 cm,B2最终株高比B1、B3分别高2.10%和4.42%,且适宜密度范围内,随密度显著增长。在抽穗期LAI达到最大值,B1和B3的LAI早期增长较快,B2的较慢,其表现B3>B1>B2;适宜范围内,LAI有显著的正向密度效应。B2和M3处理组合平均叶倾角最大,B2平均叶倾角比B3和B1大。在籽粒形成期B1和M3处理组合下光截获率最大为75.26%,B1在全生育期比B2、B3提高9.36%和4.18%;并适宜范围内,随密度显著增大。单株地上部总干重符合“S”曲线变化,乳熟至蜡熟期B2和M1处理组合最大为3.81 g·株-1,并B2比B1、B3提高了6.97%和4.78%,适宜范围内,且有负向密度效应。茎秆抗倒指数与重心高度变化是相反,B2的抗倒指数比B3、B1分别提高0.71%和9.30%,且有负向密度效应。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光合效率最大时期,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分别在14:00和18:00点有高峰值,18:00点时最大,在16:00点出现“午休”现象,B3和低密度下“午休”更严重。B1、B2光合速率大于B3,其中B2的平均SPAD值、Pn、Gs和Tr最高,Ci最低,并在一定范围内,有负向密度效应。组合处理中B2M1的平均SPAD、Pn、Gs和Tr最大,B2M2其次,并B2M2的Ci最低,光合效率最优。抽穗-灌浆期小麦群体环境最易恶化,扬花期冠层相对湿度表现为先降后增的趋势,在8:00点左右最高、16:00点最低,播种方式间表现为B1>B2>B3,并在适宜密度范围内有正向密度效应;反而冠层温度14:00点时最高,播种方式间表现为B3>B2>B1,在适宜密度范围内,有负向密度效应。三种播种方式平均产量相比B2比B3、B1分别增产3.63%和6.97%,并B2M2处理产量最高为8 329.4 kg·hm-2。在同一种播种方式下小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显著减少;千粒重、小穗数、穗长和穗粒数均在B2M1处理下表现最大,分别为45.06 g、20.92个、14.38 cm和31.9个,其次是B2M2处理,分别为44.96 g、20.56个、14.18 cm和31.75个;在三种播种方式下平均千粒重表现为B2>B1>B3;小穗数、穗长和穗粒数表现为B2>B3>B1,不同密度处理下千粒重,小穗数,穗长和穗粒数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从播种方式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程度CV来看,密度(4.63%)大于播种方式(3.37%),可见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更大。本试验结果筛选出的最佳处理组合为B2M2处理,其基本苗数为349.50×104·hm-2,单株分蘖为1.66个;平均重心高度37 cm左右;群体在孕穗、抽穗和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60、7.62和5.31;拔节至孕穗期叶倾角在63°左右;平均光截获率55.3%;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在乳熟期达到3.49g/株;全生育期平均SPAD值为49.53;拔节、孕穗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0.68μmol·m-2·s-1、18.84μmol·m-2·s-1和25.06μmol·m-2·s-1;全生育期冠层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23.04℃和50.76%;平均茎秆抗倒指数为1.53N·cm-1;小穗数为20.56个、收获穗数583.51×104·hm-2、千粒重44.96 g、穗粒数31.75个。以上条件下B2M2处理产量表现最好,为8 329.4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