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技术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非线性科学及自组织理论的兴起,传统科学确立起来的简单性观念日益解构,它使复杂性思维成为人类思维的新范式,人类因此面临着认识和解决复杂性问题不断增长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杂技术逐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现代科学和学科发展的不断交叉和融合,使技术不仅在构成要素上融合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在结构上也成为一个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技术系统,日趋复杂化。这就是复杂技术。复杂技术包含着客体、认知和实践三个方面的内涵,以层次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网络性造就的复杂性为特征。复杂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其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又使现代复杂技术活动变得更加复杂,技术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包含了多要素、多环节和多阶段的复杂非线性过程。从活动主体方面看,原有的单极主体的线性活动已无法实现复杂技术活动目标,而需要多极主体的共同合作。从活动对象和手段方面看,复杂产品及其系统和技术集群成为复杂技术活动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方式。复杂技术活动使其发展变化在宏观上呈现出常规型、过渡型和转变型三种不同的活动模式。复杂技术发展和演变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来自于复杂技术本身构成要素与单元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与非线性互动,另一是来自复杂技术外部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随机干扰与整合。这两种动力的共同作用,使复杂性在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有与传统技术发展一样的生命同期形态,但却呈现不同以往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它的生命周期较传统技术更长,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过程中,复杂技术和产品能够多次升级,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它所包含的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能够进行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创新。复杂技术使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特点和态势。随着这种技术发展态势的不断强化,其生存的环境亦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政策时,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转换思维视角,从不同的方面来构建适合复杂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复杂技术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平台,保障复杂技术的顺利发展。
其他文献
“静”这一个字,在中国儒释道各派的解释各不相同,在道家学派中“静”被冠以极高的地位,它是道家追求的“道”的本源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思想。而在儒家中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
当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人们在欢呼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其造福人类的丰功伟绩的同时,却出现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土地沙漠化、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生态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哲学层面探讨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以感性原则为出发点与归宿,在异化世界与人类世界辩证关系的框架中,揭示女性解放的必要性、条件及意义。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拓了许多新领域,其中,交往范畴的研究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其它学科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发展的迫切
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教化(Bildung)与理解(Verstehen)两词的关系为引线展开研究。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中的两块理论基石,教化概念与理解概念对于伽达默尔创建其哲学解
一代文豪苏轼东坡,文章灿烂彪炳千古。其文既胜,其道却衰。历代文人多美其文而忽其道,此风即起,延及当代。东坡之诗词文章多受重视,研究者既多,其成果亦丰;而其心性义理之学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其特有的管理理念即能本管理理念。人类管理理念到目前为止经历了物本管理理念阶段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