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南民间刺绣艺术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蚕桑养种植非常发达,“贫家富室皆以养蚕为岁熟”,是衣被天下的地方,家家户户以养蚕种桑为副业。   江南民间刺绣艺术从女红婚嫁绣、祝寿绣、佛道宗教绣转化成为书画艺术欣赏绣,在吸收了江南文人书画艺术与西方油画及摄影艺术的影响之后,通过沈寿、杨守玉以及苏州刺绣研究所等工艺美术的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在刺绣艺术工艺、刺绣表现手法、刺绣题材拓宽以及刺绣教育传承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传统平针绣的基础上,出现了仿真绣、乱针绣、精微绣、双面绣等新的艺术形式。将江南民间刺绣从民俗生活的层面发展到宗教艺术精神生活的层面,结合江南浓郁的书画艺术传统,走向了具有书卷气息的欣赏性的书画艺术绣。   江南民间刺绣艺术目前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刺绣艺术人才培养及教育问题。要着手培育新一代的绣娘。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刺绣艺术文化保护专业和开展刺绣有关研究,培养手工刺绣专业人才。   第二,天然丝绸蚕桑生产基地的保护问题。我们要保护天然丝绸的源头,应扩大已有桑田的作业面积,增加城市郊区种植桑树的农业耕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物质材料,否则就会逐渐的被化纤产品所取代,失去民间刺绣艺术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根基。   第三,江南刺绣市场开发问题: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实用型绣品转变为欣赏性刺绣。商品化社会下的刺绣,最终都不会摆脱市场的运作规律,因此应当建立刺绣市场开发体系。南通女红传习所的市场开发体系很有借鉴意义。开创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先河,并体现了职业教育直接产生效益的新型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的巨大进步,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美术也在不断的前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写意人物画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不同绘画之间的融合与借鉴越来越成为画家们不
期刊
本文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高师声乐的教学改革趋势,是希望追溯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观察当下社会的音乐传播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高师声乐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