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和监管问题。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全球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和实现的几种模式,引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然后在分析有关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控股公司界定的要点和我国学者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控股至少两种在不同金融领域经营并受相关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金融机构、主要资产和业务活动显著分布在金融领域、综合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集团。 第二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首先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了金融机构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然后结合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金融业务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信息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减弱信息不对称。这样,在理论基础上解释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综合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以及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同时也给出了下文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和监管框架。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问题,包括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类型的选择和组建的方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问题首先涉及到为什么我国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要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本文通过对几种综合经营模式的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较为理想的选择。其次,金融控股公司有两种类型,即纯粹型和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在对这两种类型的比较后,本文指出我国应组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这些分析得出了我国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应该建立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结论,因此接下来讲述通过股权转移设立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方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建立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做法。在完成股权转换设立金融控股公司2后还需要进行资源整合,本文通过对瑞穗集团资源整合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进行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第四章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分析思路和前文内容,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主要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金融业务,因此会造成监管主体不明确和监管机构之间协调的问题,从而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金融控股公司的巨大规模和影响会造成金融实力集中的风险,不利于金融业的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从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来看,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多重控股结构,而且各子公司之间资本金监管要求不同,会造成资本金重复计算的问题,从而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资本充足风险。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风险传递的产生是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控股金融机构和对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在实现综合经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由于股权、业务和资金等方面的交叉和联合,导致不同子公司之间的风险传递,文章通过内部风险传递的三种情况详细分析了内部风险传递产生的原因和传递途径。金融控股公司不当内部交易风险的产生是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在减弱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客户和公众的利益。第五章在上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针对性措施。在对金融监管体制方面,首先介绍了对金融业综合经营监管的几种模式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践,如美国的伞形监管体制和金融集团联合论坛提出的监管机构之间合作和协调的基本原则以及协调员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采取以功能性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在具体的措施上可以借鉴美国的伞形监管体制,在不触动现有分业监管体制的前提下,建立牵头监管制度;同时借鉴金融集团联合论坛提出的监管机构之间合作和协调的基本原则以及协调员制度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在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监管方面,分析了三个层次的资本充足性监管,并重点介绍了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性度量方法,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具体方法。金融控股公司3内部风险传递可以通过防火墙的设置来隔离,本文在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防火墙设置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防火墙设置的基本内容和具体的措施;同时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实践中产业资本控股金融机构容易引发风险传递,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金融控股公司不当内部交易可以通过信息墙制度加以监管,由于有学者混淆了防火墙和信息墙的概念,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防火墙和信息墙在概念和作用上的区别,然后提出了信息墙设置的内容和我国设置信息墙的具体措施。二、本文的主要贡献1、从分析的角度和思路来看,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组建的角度出发,以金融中介理论为主线分析。首先结合资产专用性理论,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经济优势进行了分析: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在减弱信息不对称影响方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信息优势。在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过程中,也注意围绕金融中介理论分析金融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