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无论给社会还是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急性脑梗死占全部卒中患者的70%~8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相应的处理和治疗包括卒中单元、动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外科手术等,其疗效部分得到临床肯定,但有的仍存在争议。
可是,上述疗法都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缺血半暗带的作用。为此,我国科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一种保护缺血半暗带的药物,能够多环节的阻断脑缺血损伤机制。1978年,杨峻山从芹菜仔中提取出正丁基苯酞;1980年,杨靖华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正丁基苯酞。90年代,著名神经药理学家冯亦璞对丁苯酞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其脑保护的作用。2001年,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正式面世,陆续进行了Ⅰ、Ⅱ、Ⅲ期临床试验,证实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有效率高达73.2%,可阻断缺血性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可明显缩小脑组织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的能量代谢和缺血组织的微循环和脑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并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
根据临床需求,石药集团研发出了丁苯酞注射液。目前Ⅰ期、Ⅱ期、Ⅲ期临床已经完成,本实验是对其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一步研究。
方法: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自身平行对照研究,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丁苯酞组(丁苯酞50mg/d),用药14天,观察3个月。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第7天、第14天时的NIHSS,第3个月的Rankin量表评估。安全性指标用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
结果:
1、入选100例试验对象,其中60例患者为丁苯酞治疗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过程中无脱落病人。
2、入选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基本特征、既往病史和发病开始时的症状评分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疗效分析。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组内不同时期不同评分两两进行比较,即第0天与第7天,第0天与第14天,第7天与第14天间NIHSS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0天与3个月间Rankinscore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对照组和丁苯酞组患者,伴随病程的延长,神经症状均得到改善。丁苯酞组在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指标NIHSS具有显著差异性(P值分别为0.045和0.037);丁苯酞组在治疗后第3个月的Rankin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具有显著差异性(P值为0.007).这说明丁苯酞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改善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的疗效。
4、安全性分析。对照组和丁苯酞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和心电图检查,均为正常。所观察的100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了不良事件。其中对照组3例,表现为ALT或(和)AST升高,判断为可能与口服他汀类降脂药有关,停药后好转。丁苯酞组共出现6例,四肢乏力和浑身虚汗1例,心率减慢1例,转氨酶ALT或(和)AST升高4例,心率变慢者判断为与试验用药可能有关,其余5例与用药可能无关。随访均恢复正常,完成试验研究。两组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P为0.669,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丁苯酞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是一种安全、有效且长期受益的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