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对副溶血性弧菌灭活机制的探索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病原菌,常附着于海产品表面,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后可能会引发急性肠胃炎,患者常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者甚至可能死亡。臭氧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化学杀菌剂,它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已有许多研究,但其对副溶血性弧菌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副溶血性弧菌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生物学角度分析臭氧胁迫下副溶血性弧菌细胞壁膜、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及遗传物质等的变化,进而采用RNA-Seq技术对不同浓度臭氧胁迫下副溶血性弧菌的转录组进行研究,对其中具有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进行注释并比较分析,旨在探索臭氧的杀菌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臭氧对于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高效的灭菌剂,浓度为1.2mg/L的臭氧水处理1min即可100%杀灭108cfu/mL的副溶血性弧菌。响应面实验结果显示臭氧浓度、作用时间对灭菌效果影响显著(P<0.05),且臭氧浓度的影响为极显著(P<0.01)。2.在1.2mg/L臭氧胁迫1min后,副溶血性弧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和及胞内的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明显下降,DNA和RNA也已发生降解,推测臭氧胁迫下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和抗氧化酶活性丧失后强氧化产物的堆积以及细菌遗传物质不可逆的损伤是导致副溶血性弧菌死亡的主要原因。3.对不同浓度臭氧胁迫下的副溶血性弧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COG功能聚类分析和WEGO功能注释,推测在低浓度(0.1mg/L)臭氧胁迫时,副溶血性弧菌主要通过提高转录水平、促进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方式来增强其对臭氧的防御;但在高浓度的臭氧胁迫条件下(1.0mg/L),离子、氨基酸转运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使其防御机制受到抑制,最终导致副溶血性弧菌的死亡。
其他文献
论文以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亲水单体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并加入氨基硅油(AEAPS)进行接
随着市场的发展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棉纺产品质量及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原棉质量在棉花的加工、贸易及使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棉纤维短绒率是确定棉花质量的
阳离子纳米球具有特殊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许多独特的性质,且对表面带负电荷的物质具有强的静电吸引力,因此,用功能化的阳离子纳米球对表面呈负电性的纤维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也是储量丰富、无毒且可循环利用的碳资源,它的科学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通过环加成反应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二氧
大戟科(Euphorbiaceaec)巴豆亚科巴豆属(Croton L.)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纲,约300属,有8000种以上,主要为灌木或乔木。全世界有800余种,广布于全球,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对下属卷烟厂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集团化运作,淮阴卷烟厂也成为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内
纺纱工艺生产过程中,棉成品质量高低的取决因素之一是棉原料生成棉条质量的高低,梳棉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对生成高产量、高质量的棉纤维生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纺织行业,不
文章以来疆学习汉语的中亚地区不同国家的本科班留学生为被试对象,从笔画策略、音义策略、字形策略、归纳策略、应用策略、复习策略、监控计划、计划策略入手,结合中亚学生汉
采用工业相机、标准光源、微型计算机建立计算机机器视觉系统,运用VC++.net编写毛竹竹片弦面图像拍摄程序,分别拍摄毛竹竹片弦切面节子区图像和节间区图像。对毛竹竹片弦切面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而新生是研究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可塑性的群体,做好研究生新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生新生党建工作面临主要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