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河年径流丰枯遭遇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田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其不仅是塔里木河重要的输水区之一,同时也是组成“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地区。然而,随着当前全球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影响,和田河流域的径流以及气候因素变化规律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需要先对和田河径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了解1960―2016年阶段和田河径流演变规律,并确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田河径流受不同因素影响,其变化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导致水资源分配存在不合理之处,对和田河年径流进行丰枯评价是识别不确定性,提高水资源分配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的单一变量描述水文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基于丰枯评价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计算和田河的丰枯遭遇概率。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Copula函数分析和田河两条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丰枯的概率,对比统计法结果,探究了径流互补最优条件,为进一步提高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调度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采用Mann-Kendall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径流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规律。建立影响因素与径流的多元线性方程及神经网络模型,定量分析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径流、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径流与降水突变节点位于21世纪初,气温则在1984年发生突变,这表明径流与降水突变具有滞后性,而气温发生突变时间与西北地区气候转变相一致。径流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共经历2个枯-丰变换周期,降水现出3次偏多-偏少交替,气温经过2个冷-暖变换周期。通过神经网络分析认为气候变化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人类活动为次要因素。气温因素是径流补给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补给作用低于气温补给作用。(2)针对径流丰枯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采用适当的评价模型对径流进行判断,以保证径流丰枯评估的准确性。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1960—2016年月径流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判别两条支流丰枯状态,结果表明:玉龙喀什河平水年出现次数最多,喀拉喀什河枯水年占比最大。在集对法判断下,两径流丰水年比例在21%以上,枯水年较多,占比49%以上。在模糊集对耦合分析下,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丰枯占比分别为:丰水年:17.54%、15.79%,枯水年45.61%、31.58%。基于三种检测结果可知,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枯水年出现次数最多,丰水年次数最少。三种方法评价结果有所差异,对比差异年份的年内径流,认为模糊集对结果能更清晰客观地描述和田河径流丰枯状态。(3)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1960—2016年径流量数据为基础,依照单变量经验法计算序列的经验频率,并分别与四种边缘分布进行拟合。通过两种误差检验方法对拟合效果进行检验,并以最优的单变量分布代入Copula函数中,使用误差检验方法对联合变量进行拟合优选。按照37.5%与62.5%的频率作为丰枯类别边界,通过函数计算式获取9种丰枯组合类型的概率。经Copula函数计算得出2支流同丰、同平、同枯的概率为分别为8.41%、18.48%、21.41%,异步概率为51.7%。基于模糊集对评价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计算可知,异步遭遇概率64.17%大于同步丰枯概率35.83%。2种概率均为异步丰枯大于同步丰枯概率,表明2支流之间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可利用2支流间的丰枯差异性进行跨河调水。
其他文献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工件的加工时间取决于开始加工时间的情况,工件开始进行加工的时间越晚,实际加工的时间就越长。同时,工人在重复执行相同或者相似的任务后,他们可以获取经验,生产效率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因此,工件的排序越靠后,加工的时间就会变得越短,这种现象被称为学习效应。另外,由于资源有限,决策者可能会选择部分工件来加工,这样就会对没有加工的工件产生一些惩罚,叫做拒绝惩罚。除此之外,通常由
《月光》是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早期的代表作,这首作品唯美的音乐旋律、轻盈流动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和声语汇,这些音乐元素交织在一起共同造就了德彪西独特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结合实践笔者发现,触键是这首作品的演奏难点,本文讲述了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关系,举例了抬指、贴键、以及和弦不同的弹法会对音色产生何种影响,以及进一步在作品《月光》中从触键力度、触键速度以及触键角度方面做重点研究。本文从作品的研究价值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代谢性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等特征。目前大多数降血糖药物都是化学合成的,药效显著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毒副作用,近年来可食植物成分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天山茶藨(Ribes meyeri Maxim.)是新疆特有的可食茶藨属植物,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然而,关于天山茶藨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采用高效液
传统的温室大棚温度控制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存在化石能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温度不易掌控,燃烧不充分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利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进行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温控用能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备控制精准、能量转化率高、运行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以典型的日光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利用费用年值法和温室大棚试验参数收集的数据应用典型
中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IT-SOEC)中隔离层位于氧电极与电解质之间,其性能直接影响氧电极极化电阻,因此为降低氧电极极化电阻,需改善隔离层性能。钐掺杂二氧化铈(SDC)是常见的IT-SOEC隔离层材料,然而,SDC隔离层的致密度以及离子电导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在SDC隔离层中复合过渡族金属氧化物,来提高SDC隔离层的致密度和离子传导能力,进而改善SDC隔离层性能,从而降低
【目的】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结构和发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旨在探明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1-1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特性,为进一步解析叶色突变的机制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以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遮光处理,设置4种不同光照强度水平:(不遮光,A)、(轻度遮光,B)、(中度遮光,C)、(深度遮光,D)。测定和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突变体的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抗氧化
新疆棉花的主要耕作制度为长期连作伴随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不仅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能源,还能提高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是绿洲棉田土壤有机培肥的主要方式。而氨基糖作为微生物在土壤中残留的标识物,起到评估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养分转化和有机质积累中的作用。因此,研究长期连作棉田土壤中氨基糖的积累和组成特性变化,旨在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中养分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和活化机理。本文依托棉花长期连作
目的:探讨应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疗程两组均14 d,进行疗效的组
银纳米粒子容易暴露的活性位点,对氧分子具有一定吸附和活化能力,在CO氧化、烯烃氧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然而,在高温条件下银纳米粒子容易出现团聚现象,以致催化活性不稳定。沸石分子筛具有有序的微孔结构和可调的酸性、氧化还原位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反应和小气体分子的分离。与其他纳米多孔材料相比,沸石分子筛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沸石分子筛将金属纳米粒子限域在其笼及孔道内防止金属纳米粒
大脑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器官,尽管人类对大脑的结构以及功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鉴于大脑以及与其相关联器官运作的复杂程度,人类对大脑的探索还在继续。有研究表明,脑疾病的出现与大脑某些区域无法正常工作有关。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为脑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图论的引入使得脑网络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们将脑网络与人工智能领域中应用较广泛的计算机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结合起来,对脑网络进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