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砷化物对大鼠胰岛β细胞株凋亡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砷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类金属元素,人类主要从饮水、食物和土壤中摄取砷,慢性砷中毒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砷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研究显示砷导致糖尿病的主要机制可能是破坏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细胞损伤或凋亡。砷化物的化学形式分为无机砷和有机胂,目前研究表明,砷化物的毒性高度依赖于它的化学形式,不同形态的砷在细胞内代谢途径不同,具有不同的毒理学性质。尽管砷暴露作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已被认可,但迄今为止其生物效应机制仍未完全研究清楚,且实验室数据多为研究三价无机砷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为了进一步的探索砷化物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本研究试图观察不同砷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的毒性作用,为砷导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本实验选定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通过MTT法检测砷化物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和Hoechst33258细胞染色法检测不同砷化物致细胞凋亡情况。用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蛋白法检测细胞内P53的蛋白含量变化。实验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剂量暴露五价无机砷、五价二甲基胂(分别>50μmol/L、>100μmol/L)能够降低INS-1的细胞生存率,且iAs5-的细胞毒性强于DMA5+;iAs5+(50-200μmol/L)和DMA5+(100-400μmol/L)作用于INS-1细胞48h后,最高剂量暴露组均有凋亡细胞明显的增多现象,这一实验结果提示高浓度的iAs5+和DMA5+暴露使细胞发生凋亡;高剂量iAs5+、DMA5+暴露24h均可以诱发INS-1细胞内ROS水平的显著升高,并且药物的剂量存在依赖关系,提示在iAs5+、DMA5+作用于细胞的初期,细胞内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检测发现经iAs5+染毒的INS-1细胞核内p53蛋白表达增多,而经DMA5+染毒的INS-1细胞核内p5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砷化物(砷酸氢二钠、二甲基胂酸钠)对大鼠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不同。
其他文献
清代壮族作家张鹏展出身书香门第,为人刚正不阿.编有<峤西诗抄>一册,著述有<兰音房诗草>等;一生作诗约400首,今存诗60余首.其诗,描写民族生活题材,吟咏故土风物的篇章,意象鲜
本篇文章介绍了岩土工程与地质灾患的含义,研究、说明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并从整体项目施工、大自然因素、预防等三个角度,分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而减少地
文章针对南疆四地州26个贫困县构建包含3个向度7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度量模型,对每个贫困县的多维贫困度、多维贫困变化度、多维贫困贡献度进行测算分析;利用空间分析与K-均值聚
本文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地王大厦这一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顶点位移进行主被动混合控制,即50a重现期风荷载作用下用TMD被动控制,100a重现期风荷载作用下切换为TMD主动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谚语,“吃”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社会考察有着非凡的意义。正因为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十足的分量,所以当“吃”和“食品”再次成为焦点的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普通的教学科目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而探究式教学则是最佳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文中笔者分析了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合作性学习方式是依照教学课程改革形成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学通过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的多个方面的不同角度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主
我首先赞成这样一些大致公认的观点,即对学术大师(这里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大师)的定义、评价和认定,应当经历一个较长阶段。学术大师一定是对学术史、学科史(包括工艺
养殖业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它不仅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更多、更优质的畜禽产品。随着我省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物质文化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各物流园区纷纷推出新型物流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增长企业利润。新疆铁路国际物流园后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