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埋古河道是近海主要的致灾因子之一,在研究晚第四纪环境演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末次盛冰期全世界海面较现代低130-155m,我国陆架区域几乎完全暴露成陆。现代黄河三角洲直到全新世中期才被海水覆盖,其后又经历数次海侵海退洗礼,加之这一时期黄河的频繁改道,形成了复杂的地层结构和海陆交替的层序特征,也造就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期发育的古河道系统。由于渤海地处半封闭内海,重建其盛冰期与冰消期古沉积环境与古地理较为困难,并且存在诸多争议。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文在908专项“海底浅地层剖面和测扫声呐探测”调查的基础之上,依托海洋行业公益专项“黄河三角洲海底浅层标准层序与灾害地质”(201005029-4),选取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海港至现行黄河口20m以浅的水下三角洲为重点研究对象,布设650km网状古河道追踪测线并获取1个钻孔,综合利用地质钻孔和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技术,基于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岩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等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地层沉积格架,埋藏古河道的发育特征及流路分布情况,根据其形态参数估算古水流动力特征,并探讨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地层发育及古河道演化机制。研究表明,本区水下三角洲沉积格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沉积单元,对应四个沉积相,其中DU1和DU2属于三角洲相,DU3属于第一海相层,DU4和DU5属于第二陆相层,DU6属于第二海相层。通过解译浅剖资料发现这些沉积相分别对应浅剖图像中的五个地震相,其间包含六个强反射界面,其中埋藏古河道主要发育于末次盛冰期所形成的SU4地震相的上界面T4反射界面和冰消期形成的SU3地震相的上界面界面T3反射界面。通过解译浅地层剖面资料发现本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发育两期埋藏古河道。第一期发育于SU4地震相上界面,形成于末次冰消期早期,约13.3ka B.P.,为侵蚀型河道,共3个流路,即a、b、c流路。a、b流路发育于研究区北部,中等规模,河流流向方向近似平行,表现为低曲率河道流路。c流路规模较大,表现为含江心洲的大型蛇曲河系统。第二期古河道,即d流路,发育于SU3地震相上界面,形成于末次冰消期晚期,约8.8ka B.P.,存在时间较短,表现为河口分汊型河道体系。古水流分析表明,第一期古河道流量均大于现代黄河年均径流量,c流路的平均流量更是达到了现代黄河年均流量的5.9倍,a和b流路的流量也分别是现代黄河的1.2倍和1.1倍。从流量、流路以及黄河发育史来看,三个流路可能属于古黄河水系,共同组成了该时期黄河的支流-干流的河流体系。第二期古河道流量远小于第一期古河道,从黄河演化史和周边地区探明的古河道来看,d流路可能是古黄河河口汊流的一部分。预计研究区地层及古河道演化主要是对海面变化和黄河变迁响应的结果,分析认为:两期古河道的发育时期为末次冰消期而非盛冰期,第一期古河道因大量冰融水而形成,因古黄河水系改道而废弃;第二期古河道形成于冰消期末期,时值海面接近本区,黄河可能再次北移至本区入海,形成了小规模的、坡度小的河口三角沉积层,以漫流和分汉流的形式入海,覆盖了第一期古河道,随后在快速海侵中被海水淹没。在中、晚更新世的海水波动过程中,本区始终被海水所覆盖,直到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至本区形成厚层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本区未发育古河道,仅在DU1和2之间形成大量潮沟和扰动沉积体。由于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缺失,现有证据尚难以恢复盛冰期第二陆相层的古沉积环境,也无法知晓末次盛冰期以来本区古河道开始发育的时间,需收集有关证据,继续深入研究。此外,关于本文所涉及的两期埋藏古河道是否属于古黄河仍需要黄河源头和中、上游地区古地理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