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和电子终端得到了普及和广泛应用,同时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教育方面,国外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和电子终端配合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意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这种教学模式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形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学生们课前通过教学视频自学一些知识,而课上的时间则用来对学生们课前学习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这颠倒了传统教学过程的顺序,将学习新知的过程放在课前,内化知识的过程放在课上,其核心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们产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能够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回到学生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初步得到发展。一些学校陆续在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展开“翻转课堂”实验,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但在语文学科的“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认为“翻转课堂”就是观看教学视频;有些教师使用“翻转课堂”存在随意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笔者建议对语文学科中的陈述性知识进行翻转,并设计出在综合性学习和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案。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翻转课堂”的涵义和主要特征;第二章,分析了在信息时代进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以及在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优势;第三章,分析并整理了实施“翻转课堂”的要求,并设计出其在初中语文学科的具体教学设计;第四章,梳理了目前“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应用上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希望丰富“翻转课堂”在语文学科上的使用范围,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致力于“翻转课堂”的语文学习者和工作者们提供些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