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后房型Collamer屈光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6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20例(30只眼),年龄57-75岁,平均(66.32±8.15)岁。随机分ICL植入(实验组)、IOL植入(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5只眼。实验组:均在表面麻醉下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将人工晶状体(ICL,V3型,瑞士Staar Surgical-AG公司)植入睫状沟内;对照组:均在表面麻醉下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将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Staar Japan公司)植入囊袋内。随访观察实验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观察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裂隙灯显微镜观察两组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积及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情况,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opy,UBM)测量前房的深度和人工晶状体的位置。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实验组:术后平均裸眼视力(0.79±0.22),最佳矫正视力(0.97±0.12);对照组:术后平均裸眼视力(0.81±0.14),最佳矫正视力(0.89±0.25)。实验组的术后与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与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以等值有效球镜表示屈光度,实验组平均为(-2.85±1.25)D,对照组平均为(-2.25±1.45)D,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眼压:实验组术后1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眼压平均分别为(18.01±2.31)mmHg、(17.10±2.40)mmHg、(16.52±2.68)mmHg、(14.32±1.87)mmHg、(16.22±1.09)mmHg、(14.83±2.34)mmHg;对照组术后1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眼压平均分别为(17.61±3.40)mmHg、(15.63±1.98)mmHg、(17.24±1.57)mmHg、(15.10±3.01)mmHg、(15.53±1.42)mmHg、(16.42±2.01)mmHg;实验组在术后不同的每个时间点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不同的每个时间点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的每个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皮细胞计数实验组:平均为(2611.45±146.32)个/mm2;对照组:平均为(2645.82±156.21)个/mm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积的发生率,实验组为44.6%(7/15),对照组为6.6%(1/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UBM示实验组:角膜内皮中央与ICL前表面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32±0.12)mm;对照组:角膜内皮中央与IOL前表面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74±0.51)mm ,实验组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中15只眼ICL的四个襻均在睫状沟内固定良好,对照组中15只眼IOL均在囊袋内。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Collamer屈光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2.术后三个月随访确定该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但是,其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