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自净能力,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已成为中国环保主要目标之一。如今,烟气脱硫技术多种多样,最为成熟的湿法技术占总量的85%,但现有方法都已经无法适应国家最新的排放标准。因此,开发一种吸收效果好,吸收容量大,无二次污染,可再生,投资小,运行成本小的脱硫技术是如今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对亚钠法反应机理、副反应、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体系中SO2分压、溶解度、总碱比和总可溶物与密度关系、抗氧化剂等进行研究,确定了操作条件。在实验室搭建150Nm3/h连续化吸收装置,对吸收部分的吸收液pH对尾气排放浓度、吸收率等参数的影响,SO32-/SO2比值、SO2入塔浓度对尾气排放浓度的影响,添加配伍剂对吸收容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确定工程化操作参数。小试的解吸部分参照Na2SO3/NaHSO3混合溶液pH值及密度曲线,对亚硫酸氢钠的解吸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试图从压力、设备、添加活化剂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促进亚硫酸氢钠的分解速度。依照小试确定的工程化参数,我们设计建设了 2000Nm3/h的亚钠循环法中试装置。在中试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防腐方法。在吸收部分,我们对不同SO2入塔浓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对塔各段的液气比进行了优化,对pH控制进行了验证,并且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在解吸部分,我们通过双效蒸发系统进行两次改造,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高浓度SO2含水量。中试装置连续运行六个月以上,吸收塔出口烟尘、SO2监测结果均符合最新版国标GB13223-2011,即烟尘<30mg/Nm3,二氧化硫≤100mg/Nm3。解吸部分,固体中Na2SO3占80%以上,出口 SO2浓度最高达78%,实现了吸收富液的解吸。此解吸液可以重新回到吸收部分(或补加少量新鲜吸收液)进行烟气吸收。产出的SO2体积分数为75%-78%,水蒸气体积分数20%-23%,O2≤1%,其他气体≤1%。亚硫酸钠法潜在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吸收液可循环利用,产生的高浓度SO2可送至克劳斯系统与H2S反应生成硫磺,也可以制硫酸等。产品产生经济效益,抵消了一部分运行费用,这大大的增加厂家对烟气治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尽最大可能地开好烟气脱硫装置,真正实现将减排环保从政府强制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