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滚环扩增和核酸外切酶Ⅲ辅助循环放大的高灵敏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环扩增(RCA)作为一种等温放大过程,有着极强的核酸扩增能力,不仅可直接对特定的DNA分子进行扩增,还能将靶核酸的信号进行放大,得到一条由环形DNA模板互补序列串联组成的长单链DNA。通过设计环形DNA模板的序列,可赋予RCA产物药物负载、靶标识别、荧光成像等功能。核酸外切酶Ⅲ因其高效的催化水解能力以及对3’端平齐或凹陷的双链DNA特异的识别能力被广泛应用到信号放大战略中。本研究论文将滚环扩增技术和核酸外切酶Ⅲ辅助循环放大技术与生物传感方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多重信号放大的荧光生物传感平台,实现对核酸酶、micro RNA、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检测。(1)第二章,基于滚环扩增(RCA)和核酸外切酶Ⅲ (Exo Ⅲ)辅助循环放大,构建了一个稳健的传感平台用于S1核酸酶的高灵敏检测。将S1核酸酶的底物DNA链(sDNA)设计成引发RCA的引物DNA链,得到的RCA产物与大量TaqMan探针互补杂交形成TaqMan探针3’端凹陷的双链结构,在Exo Ⅲ的存在下,TaqMan探针从3’端开始被水解,其上的荧光基团被释放产生荧光信号。与此同时,3’端凸出的RCA产物则免遭酶切继续与其它TaqMan探针杂交,循环往复,产生显著增强的荧光信号。当体系中存在S1核酸酶时,sDNA被水解成单个或小片段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此时缺乏引物DNA链,致使RCA反应和后续的Exo Ⅲ辅助循环放大反应无法进行,从而检测不到荧光信号,且荧光强度随S1核酸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进行了双重信号放大,该方法展示了极其优异的灵敏性,对S1核酸酶的检测下限达到了5.0×10-7UμL-1。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分析中也有令人满意的结果。(2)第三章,建立了一种利用滚环扩增(RCA)连接两次核酸外切酶Ⅲ (Exo Ⅲ)辅助循环放大(Exo Ⅲ-RCA-Exo Ⅲ)的荧光传感平台用于超灵敏地检测microRNA。设计的3’端凸出的发夹DNA集识别靶标和信号转导多种功能于一体,发夹DNA和目标micro RNA互补杂交后形成双链部分的序列将被Exo Ⅲ水解移除,从而释放出可继续打开其它发夹DNA的目标micro RNA和引发RCA反应的引物DNA链。该引物链可与RCA中的环形DNA模板杂交并延伸得到RCA产物,RCA产物上包含成千上万个可与TaqMan探针互补杂交的序列,杂交后形成TaqMan探针的3’端凹陷、RCA产物3’端凸出的单双链串联结构,在Exo Ⅲ的存在下,TaqMan探针被水解,荧光基团脱离淬灭基团,产生荧光信号。该方法的动态响应范围达到七个数量级,且检测限达到了0.32 aM。(3)第四章,基于滚环扩增(RCA)和核酸外切酶Ⅲ (Exo Ⅲ)辅助循环的双重放大荧光传感平台,利用一些物质(ATP、钾离子)对S1核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现了对ATP和K~+的检测。S1核酸酶是单链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因体系中存在S1核酸酶,单链的RCA引物链(t-DNA)被水解成单个或小片段的核苷酸,因此无法引发RCA反应,后续的Exo Ⅲ酶切反应也无法进行,致使荧光信号难以被检测。当反应体系中存在ATP或K~+时,t-DNA因S1核酸酶的水解活性被抑制而免遭水解,RCA反应和Exo Ⅲ辅助的荧光信号放大反应顺利进行,荧光大大增强。ATP和K~+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5-200 nM和0.5-5 mM,检测下限分别为0.5 nM和2 nM。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核酸酶抑制剂的筛选。
其他文献
本文以聚丙烯(PP)为基体,尼龙6(PA6)为分散相,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含β—成核剂的PP/PA6合金(简称β—PP/PA6合金),及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
准确和灵敏地获取生物样品中小分子、核酸的相关信息对生物医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功能化荧光核酸探针在生物分析领域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人们利用核酸探针技术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检测方法,来获取生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环糊精聚合物具有包络识别能力、稳定性强、溶解度大及多价结合效应等优点。研究发现β-环糊精聚合物对芘有显著的荧光增强作用,可与其它检测方法相结合,发展更加灵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分析仪器灵敏度的提高及分析对象基体的复杂化,对样品的前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代分析方法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
单分子检测能实时监测单分子行为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可揭示集团平均掩饰下的静态不均一和动态波动等个体差异性,已在分子构象变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和超灵敏检测等方面得到广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MFC)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污染低、燃料来源广等优点,已成为新能源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制约DMFC商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包括:(1)催化剂主要使用贵金属铂
索他洛尔(sotalol)化学名为(R,S)—(1-羟基—2-异丙氨基)甲磺酰苯胺,商品名为甲磺胺心定、施泰可,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Ⅲ类心律失常。索他洛尔是唯一兼有Ⅲ类抗心律失常(延
为了提高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物体系的设计正朝着靶向和缓时释放药物的方向发展。近期的研究表明,前体药物(Prodrugs,简称前药)能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稳定性、延长药效时间、改
本文计划将具有叠氮功能基团的疏水“铆钉”插入LDL的磷脂层,对LDL进行表面功能化,进而通过高效可靠的化学反应将大分子—药物缀合物键合在LDL表面,以解决LDL负载药物能力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