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现代以来,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探索,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迈入了新时代,国力相比于历史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盛。但横向比较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世界舞台上似乎一直维续着“强国恒强,弱国恒弱”的局面。事实上过去的2000多年历史长河里,中国有1800多年是世界领先的,而近200年来西方强国领先世界只是整个历史进程中的插曲。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国又再次站上了世界的舞台中央,实现了和平崛起,突破了西方所谓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困境。较多相关的研究表明,马太效应存在于诸多领域,并且小到家族个人大到国家地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特征。虽然马太效应提出至今已有五十余载,学术界对其的研究经历了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发展阶段,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马太效应研究理论,但是至今为止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测度方法。对此,本文系统的总结分析了马太效应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探讨了马太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双向作用,深入分析了基尼系数、离散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传统测算数值离散性指标的计算原理,论证了诸如此类指标对于测度马太效应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些学术观点:一是度量数据分布离散性的指标不能识别数据分布结构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其特定的数学表达式结构而导致的;二是马太效应概念存在双重涵义,第一重为空间上的数据分布离散性,第二重为时间上的格局状态的延续性;三是马太效应是阶段性特征,并非恒定不变。由此尝试对马太效应进行解构,在空间维度上选取了离散系数作为空间维度特征的测度指标,在时间维度上构建了序位波动系数(Ranking Fluctuation Coefficient,RFC),再基于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K)的数学结构创建了马太系数(Matthew Coefficient,MC),并进一步重构了马太指数(Matthew Index,MI)。基于新方法,结合传统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以及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对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科技、教育以及经济三个领域的上述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各方法对于测度马太效应的表现情况以及各领域间的马太效应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科技、经济和教育三领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2)其中科技领域的马太效应现象最强,其后依次为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3)同时三个领域整体呈现出马太效应逐年减弱的演化趋势,且三个领域之间两两的发展态势趋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