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转炉提钒终点预报模型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钒在钢铁冶金、电子及国防工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金属材料。我国目前的转炉提钒为人工操作模式,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和感觉进行操作,自动化水平低,存在着钒渣质量和半钢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在国外,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已经在使用静态模型对提钒过程进行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模型大都是根据复杂的物理化学规律研制的机理模型,要求有非常稳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条件,对于铁水成分、生产设备等变化的适应性差,不但移植困难,而且模型价格异常昂贵。研制具有高性价比的转炉提钒模型是我国钒生产企业的迫切需要,对如提钒这样的复杂冶金工业过程建模也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计算智能研究的兴起,一些新的建模方法如RBF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为复杂的冶金工业过程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使用RBF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了转炉提钒终点预报模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计算智能方法在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中的应用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文首先根据冶金学原理,找出影响转炉提钒终点状态的主要因素,并从某大型钢厂的原始数据中提取合符要求的数据进行建模。从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的角度,本文将整个终点预报模型分成三个独立的模型,即终点温度模型、终点碳模型、终点钒模型。在深入研究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使用RBF神经网络对终点的三个指标分别建模。由于RBF神经网络本身对其神经元个数、Spread等参数比较敏感,所以这些参数的选取对RBF神经网络的逼近效果影响很大,靠经验方法和手工测试方法选取的神经元个数、Spread等网络参数得到的网络模型对测试集误差较大,也就是说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好。本文通过对泛化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泛化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使用遗传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神经元个数、Spread等参数进行优化,求取具有较好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的方法,试验证明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一组网络模型具有较好泛化能力,并成功的对测试集进行了准确的预报。最后得到的转炉提钒终点状态预报模型对终点温度的预报命中率达到86.4%,对终点碳的预报命中率达到83.7%,终点钒的预报命中率达到59.4%,碳温同时命中率达到76.3%,三者同时命中率达到43.2%。
其他文献
通过催化裂化主分馏塔产品质量模型给出了塔顶粗汽油干点模型的定量关系式,并通过该质量模型产生充足的数据进行多种软测量方法的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针对催化
炉膛内部温度场的测量对于锅炉的在线实时控制、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燃烧过程的诊断优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炉膛内燃烧过程具有瞬态变化、随机湍流、温度场尺寸较大以及环境恶劣等特征,这给炉膛内气体温度的在线实时测量带来了困难。声学法温度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炉膛气体温度测量方法,具有快速、精确、测量范围广、实时连续测量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这使其能够胜任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对于锅炉气体温度
该研究对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节点价格确定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包括世界各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电力价格确定的主要方法,基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原理,按边际
该文首先对数据仓库技术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数据仓库技术的必要性、数据仓库的概念、特点、基本体系结构、多维数据模型和支撑数据仓库的两项关键技术:立方体物化选择技术、
人体表面肌电信号是伴随肌肉收缩而产生的一种微弱的、复杂的生物医学信号,而肌肉的收缩是由人体神经所控制的,所以,对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神经控制肌肉运动变化的
生产调度是实施CIMS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无论是生产调度理论的研究,还是应用系统的开发都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生产调度问题通常是多约束、多目标、随机不确定优化问题
水泥生产过程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为了解决目前制约水泥行业生产工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本文作为该仿真系统的子课题之一,从水泥回转窑系统的仿
风洞是飞行器设计初期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设备,在进行高速空气动力试验时,风洞系统的马赫数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对实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精度的马赫数模型对于风洞系统
该文提出设计实用有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算法需要满足以下原则:能够使用数量较少、噪声较大的传感器输入信息工作,这是由机器人的声纳传感器决定的.但是同时,为了不至于使问题
该课题正是针对配电网控制中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FTU展开研究的. 配电自动化现场(或馈线)终端装置FTU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单元,在系统中主要是采集就地的交流测量量(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