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本地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斑块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指导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 方法 选择入院的135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本地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斑块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指导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 方法 选择入院的13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90人和短暂性脑缺血45人为患病组)和同期门诊常规查体者30人(对照组),分别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颅外颈动脉,检测其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好发部位,斑块类型,结合病史及化验检查作综合分析。 结果 患病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75.6%)与对照组(4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塞(CI)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76.7%)和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7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35.6%)与对照组(1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病组与对照组斑块的好发部位均为颈总动脉分叉处(39.3%和35.0%),以硬斑(49.2%和65.5%)为主,两组不稳定斑块的比例(39.3%和2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患病组中,检出斑块组和未检出斑块组比较,检出组年龄、血压、血脂较未检出斑块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0<0.05)。 结论 1、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本地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病因之一。2、本地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颅外颈动脉狭窄率较以往有增加。3、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本地人群斑块以稳定性斑块为主。4、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是本地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1.了解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维吾尔族、汉族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 2.探讨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现况
目的:应用双稳定核素示踪技术测定一组中国绝经后妇女单次口服碳酸钙强化豆浆(CCSM)的真实钙吸收率(TFCA);比较同一组绝经后妇女在口服CCSM和牛奶以后钙的吸收情况;研究TFCA与骨
水灾年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措施Technicalpracticesforhybridriceseedproductionafterflooding水灾会给杂交水稻制种带来一定的危害。1989年7月上旬的暴雨和1991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连续低温多雨,...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集的500例尿液样本,其中有102例存在较大的误差,将其进行二次检验,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为表达对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的热情支持,以“新北京,新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中央民族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少数民族文字书画展2008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大
比起其他家具,沙发、单椅和我们身体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它们最前卫也最保守,最舒适也最美观,总有挥之不去的精彩。设计师为能满足人们的各种舒适坐姿的需求,在产品线条和功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对大鼠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54)和对照组(n=36)。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
目的: 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具有不同组织分布的L(liver)、M(muscle)和P(platelet)型异构体,其中血小板同种型磷酸果糖激酶(the platelet isoform of phosphofructo
目的:系统评价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周期中的临床疗效,为实现提高患者妊娠结局提供更优的理论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
前言:在临床上人们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的敏锐视力,视力检查是测定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相邻两点光学分辨能力的方法。在临床上采用视力表来检测的视力,又称“视力表视力”。“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