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体系,但与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需付出较大努力。本文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饮用水安全监管、法律和政策三个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在总结国外饮用水安全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可操作的饮用水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建设方案,配套政策及相应的实施路径,为建立健全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我国解决饮用水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提供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支撑。首先,通过对我国现存饮用水安全监管体系的分析,梳理了我国涉水行政部门的职责。针对供水安全监管关节亟待加强的重点环节,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和后果,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提出了以地方政府对饮用水安全负总责为核心的饮用水安全管理机制。其次,通过对我国现存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的分析,梳理了我国现存与水相关的法律体系。并针对法律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层级低、法律内容缺失、法律之间协调性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最后提出了以《饮用水安全法》为核心的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建议,初步搭建了《饮用水安全法》的法律框架,并撰写了部分条文。此外,还建议修订和调整《城市供水条例》等多部法规和规章,立足构建完善的水安全立法体系。最后,通过对我国现存饮用水安全政策体系的分析,梳理了现有政策文件。并针对当前全流程供水安全环节政策缺失现象,提出相应的政策对策。典型政策建议主要有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特许经营政策、二次供水行政许可等。本论文通过对现有饮用水安全监管、法律和政策的具体分析,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理清了涉水事物中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供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水质监督、风险评估、应急响应、责任追溯、信息共享等机制,形成了一套以监管为主体,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支撑的新型饮用水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我国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