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论:核心文本——四福音书  众所周知,基督教自其产生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在西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耶稣形象自基督教产生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近两千年来,站在不同立场上有关耶稣形象的著作层出不穷,然而,圣经新约的四福音书仍然是对这一形象最早、最权威和最普及的表述。作为世界宗教史上最重要的形象之一,福音书耶稣与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这些在今天为人类文明所普遍接受的理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试图对这一形象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由于圣经新约的四福音书是研究这一形象的核心文本,因此在本文的导论部分,我们将先行对此进行基础性的考察,然后再以此为起点,展开全篇的论述。  作为世界宗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福音书耶稣历来都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不同的研究兴趣,有时还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学者们对福音书耶稣的考察在方法以及视角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有些学者执着于对历史事实的考据,有些专注于对耶稣思想的诠释,而那些基督教神学家们则往往更关注对福音书耶稣的神学阐释。所有这些考察无疑都在某一方面丰富了人们对福音书中耶稣形象的认识,但要在整体上把握福音书耶稣这一形象,就必须进行更加系统的梳理,特别是要在多重的视角中比较全面地审视这一形象。同时,福音书中耶稣形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要求我们对之进行多重视角的考察,从而获得一个更加完整和“立体”的福音书耶稣来。  本文的一、二、三篇将分别从以下三方面考察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  第一篇:对福音书耶稣的历史考察  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是特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的产物。耶稣在今天无疑已被人们看作为西方人乃至全人类的伟大导师,但若历史地观之,他首先应被理解为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没有犹太人曲折多舛的民族经历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有福音书耶稣这样深沉博大的宗教人物形象。同时,福音书耶稣也是当时风行于西方世界的希腊罗马文化催化作用下的产物,更确切地说,是希腊罗马文化与犹太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  从历史背景来说,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是犹太民族在饱经磨难和沧桑之后创造出的一个人物形象。犹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次的战乱、异族的征服和蹂躏,曲折的民族经历与犹太民族的(一)神教信仰结合起来,在公元前后犹太人聚居的巴勒斯坦地区孕育出独特的有关“弥赛亚”的传说,认为救世主弥赛亚将降临于世界,帮助犹太人乃至全人类摆脱压迫和苦难。尽管犹太人在对弥赛亚的确切理解上有所不同,但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无疑就是这种弥赛亚盼望的一种反映。  从文化背景来说,耶稣形象是犹太民族宗教与希腊罗马文化碰撞交融的一种结果。由于公元前后的罗马的征服,希伯来文化与希腊罗马文化在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而这正好为基督教的产生预备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与这种环境息息相关。希腊罗马文化是当时罗马帝国境内普遍流行的文化,它是产生福音书和耶稣形象的大环境,而犹太文化是在巴勒斯坦犹太人之中的传统文化,它是产生福音书和耶稣形象的小环境;犹太教是孕育基督教的基础,希腊文化提供基督教成长的知识土壤,罗马文化则助长基督教的拓展。由于希腊罗马文化的扩张,传统犹太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逐渐分裂成几个大的宗教派别和许多较小的派别。基督教就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较小的分支派别登上历史舞台的,因此犹太教对基督教存在着种种深刻的影响。基督教接受了犹太教的(一)神教观念,并把对耶和华的崇拜与对基督耶稣的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崇拜对象;同时,旧约圣经中威严、偏狭、嫉妒、爱报复的耶和华神也为仁慈、博爱、宽宏、大度的福音书耶稣所取代。基督教从希腊罗马文化中吸取的成分有当时流行的神秘主义哲学以及苦行主义和世界主义等思潮,这些思潮都以不同方式反映在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中。  对于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的讨论不可避免地还会涉及到有关福音书耶稣的历史原型的问题。自18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提出耶稣是否实有其人这个问题以来,由于缺乏具有足够可靠性和证明力的证据,众多的圣经研究者和历史学者们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目前尚无定论,而其意见大致可以分成四种主要态度:一是直接地肯定;二是直接地否定;三是批判地否定;最后是批判地肯定,即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有力地确证或否证耶稣其人的存在,但从一系列相关材料来看,应该谨慎地肯定耶稣形象历史原型的存在。这也是本论文作者的态度。  第二篇:福音书耶稣——思想史维度的考察  就福音书耶稣这样重要的宗教形象而言,阐明其思想乃是把握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督教名义上的创建者,福音书耶稣所宣扬的教义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后来的发展。福音书耶稣继承了当时流行于犹太教中的末世论传统,并加以能动的改造,从而冲破了犹太律法的形式主义的藩篱,并把爱作为新宗教的主题确定下来,这些教义不仅是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思想藩篱的前提,还为基督教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福音书耶稣温和、博爱、深沉、博大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气质对于基督教文化气质的塑造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就福音书耶稣对上帝的理解而言,他在两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突破:一是将旧约圣经中那个严厉、偏执、爱报复、善嫉妒的耶和华改造成了博爱、仁慈的“天父”,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这位上帝对人们的吸引力;二是认为上帝不仅是以色列民族的父,每个犹太人的父,也是所有人的父,从而使上帝不再被仅仅理解为一位犹太民族的神,而是被理解为全人类的神,这就为基督教发展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打下了思想上基础。  福音书耶稣的自我理解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他是基督(弥赛亚)暨神的儿子,二、他是“人子”——这两种身份对于当时的犹太人而言具有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宗教和政治上的涵义;但是耶稣从来没有自称为神,也没有直接称自己为“大卫的儿子”,这是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如果把“末世论”当作福音书耶稣思想和教义的基础,那么“爱”则是它的中心和主题。正是对“爱”的突出使耶稣的教义与传统犹太教明显区别开来。耶稣把“要尽心、尽性、尽意地爱神”和“要爱人如己”这样两条诫命看作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这一方面是对传统犹太律法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新的宗教精神的高度精练的概括。凭借这种爱的教义,耶稣冲破了对宗教外在形式过分强调的犹太律法的束缚,摆脱了犹太人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力图把福音不分民族界限和阶级界限地送给每一个人。  与政治意义上的革命相对照,福音书耶稣所宣扬的教义是一种指向内心的革命。耶稣说:“恺撒的物当归恺撒,神的物当归神”,又说“凡动刀的必死于刀下”,足见他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弥赛亚或暴力革命者。然而,在另一方面,尽管耶稣并未试图在政治上挑战罗马帝国的统治,但是不可否认,在耶稣的思想与罗马帝国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一种尖锐的对立,因为耶稣所代表的思想,正是那些罗马帝国所缺乏的东西:谦卑、爱、完全的公义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  第三篇:论福音书耶稣的神学化  考察福音书耶稣的第三个维度是对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的神学化过程的考察。毫无疑问,福音书中的耶稣已经肩负了某种神学上的意义或功能,但是由于福音书——特别是三部对观福音书——对耶稣的理解保留了较多的朴素和直观的内容,就总体而言,耶稣形象的神学化在福音书中远未全面展开,这就给后来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个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公元4世纪前后确立的“三一”论、基督论和赎罪论这三大基督教神学理论基本上完成了对福音书中耶稣形象的神学化阐释,为基督教义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打下了基础,也为后世教会对耶稣形象的理解定下了“正统”的标准。福音书神学乃是耶稣形象神学化的最初的环节。对观福音已对耶稣形象进行了某些朴素的神学解释,其中对后来的基督教思想影响较大的有“圣灵感孕”说、“圣灵附体”说以及“耶稣复活”说等。以亚历山大的斐洛的神学为中介,后来又形成了以“道成肉身”为基本论点的约翰神学。  “三一”论是主流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之一。这一教义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重视是因为,通过“三一”论,基督教才得以阐明它独特的崇拜对象。基督教的“三一”论大体是指:只有一位上帝;上帝有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位格,它们是同一的三个位格。“三一”论问题的根源在于基督教所坚持的一神论与它所坚持的“耶稣是神”这两个基本信条之间的矛盾。通过《尼西亚信经》,“三一”论的解释原则被树为正统,基督教的崇拜对象问题得到了理论化的解答。  要理解耶稣赎罪论的神学意义首先必须了解相应的圣经传统。在圣经传统中,与耶稣赎罪论相关的概念主要有赎罪祭、挽回祭以及释放、赎价和复和等。尽管圣经传统中的赎罪论思想源远流长,但真正对此特别加以系统、集中地阐发的人是使徒保罗,由于保罗对耶稣受难形象的深入、独到的阐释,特别是由于其深远的思想影响,其理论至今仍不失为我们考察福音书中的耶稣形象的一个坐标。他的“原罪”说和“赎罪”说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因信称义”的学说奠定了后世耶稣赎罪论的基础。  结语:三重视角下的福音书耶稣  综上所述,福音书耶稣是一个孕育于历史,刻画于经典,而理论地解释于神学的独特的宗教形象。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已进入战略竞争、战略制胜和战略管理高层竞争的时代,欧美国家的战略理论,从军事战略理论、企业战略理论到战略管理理论,已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西方战略理论更注重
均衡器是利用多个不同谐振频率的谐振式带通滤波器,将整个放音频带或频带内的主要部分,形成若干个频率控制点,分别以这些频率控制点为中心,形成若干个较窄的频段,每个频率点
网络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是人类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由互联网所构筑的网络社会是网络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虚拟化作为网络社会的一般特征带来了人的主体地位的
心室舒张功能损伤是急性心肌缺血早期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旨在探讨舒张功能损伤产生的机理。 方法:麻醉开胸狗7只,于冠脉左前降支(LAD)第一、二分支间阻断血流1~2分钟
写下这个定论时,正是苹果iPhone 5S上市逆行时。作为iPhone历史上最不具吸引力的产品,iPhone 5S在发布伊始被国外媒体诟病,这导致苹果股价出现大滑坡。奇怪的是,在这片诟病声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和实践家,其代表著作《抱扑子》内外篇奠定了官方神仙道教的理论基础。其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葛洪神仙道教代表官方统治阶级的利益,主张道本儒
华优广抗占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Huayou Guangzhan account
本文以唐初重玄学者成玄英为研究对象,对其重玄之道进行分析阐释。探讨如下问题:重玄之道为何对成玄英而言形成了思想主题?重玄之道如何成为成玄英的思想主题?重玄之道在成玄英
近些年,各地广播电台频道的不断增多,节目制作用房紧缺的矛盾日益凸现,整合办公室,分隔大房间等成了缓解制作用房的首选办法.但人们在房间的改造中对建声问题考虑欠周,仅关注
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交往异化和社会关系物化现象,并以这种分析和批判为基础,以获得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和对人的解放的理论说明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旨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