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角度看杜甫诗歌及其英译——以两首诗的分析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被誉为文学的精华,而诗歌翻译,因其高度精炼内蕴丰富的语言,严谨优美的韵律,凝炼深远的意境及其纷繁多样的艺术手法被称为文学翻译中的珠穆朗玛。尽管如此,古往今来依然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诗歌翻译的研究,虽硕果累累却也争论不断。 传统的跟诗歌翻译相联系的理论很多是从语言或文化角度,比如奈达的“最近的自然对等”及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观。而从艺术美的角度对诗歌翻译进行研究的则为数不多。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诗歌翻译进行探索,希望可以打破长期以来诗歌翻译的僵化模式,从审美角度把诗歌翻译提升到艺术创作层面,从而解放诗歌翻译的语言文化束缚,同时为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审美要素方面对杜甫诗歌英译进行详细的探讨,从美学角度对杜甫诗歌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作和译作)及审美主体(译者和译语读者)进行分析。其中,译者是原作的审美主体,通过对原作美学特征的发掘和艺术的整体把握,用另一语言再现原作的美学特质;而读者是译作的审美主体,通过阅读活动对译作的艺术价值进行接受和认可。 杜甫诗歌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作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他的诗歌体裁涉及当时几乎所有的诗歌形式,但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最为出名得还是五律和七律。然而虽声名远播,他的《杜工部集》却至今无一完整英译本,从美学角度对其诗歌进行系统研究的也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对其诗歌和译文的系统研究,希望可以为其诗歌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杜甫诗歌中的美学要素,然后通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两首诗歌通过对其不同翻译版本的比较为诗歌的艺术性再现提供了文体、韵律及其流派的启示。随后文章又从审美方面陈述了译者和读者在诗歌翻译的艺术性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此,将借助于伊瑟尔德接受美学理论来阐述读者的重要地位。文中不同翻译版本的选择并非旨在对其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希望可以取众家所长,为后来的翻译者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改进工艺方法,使碱性铌酸盐基钙钛矿固溶体内形成准同型相界(MPB),得到了具有高度织构化(001)的多晶体陶瓷材料,d33值约为300 pC/N.织构化材料的d33最高达416 pC/N,且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一批专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错误是无法避免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以认识错误的本质,探索纠正错误的方法。到八十年代,研究焦点转移到纠错反馈上。教师的纠错
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海水中溶解的铁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这不仅影响海洋食物链,也影响全球气候.为了深入理解浮游植物的重要作用,有必要研究贫铁海域中铁的含量,例如,环绕南
德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鲜扫描器”,该仪器推广使用后,有望彻底杜绝市场上的变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