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涤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纺织材料,但由于大分子中缺少直接与染料结合的官能团,且涤纶的结晶度高、结构紧密,染料分子很难进入纤维内部,染色困难。改进PET纤维的染色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纤维及其纺织品染色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对纤维来说,首先是纤维的化学结构,主要有化学组成、聚合度、分子立体结构等;其次是超分子结构,主要是结晶度、晶粒大小、取向度或侧序度,无定形区大小和孔隙大小及分布等。本论文通过DSC、结晶速度测量、显微图像分析以及动态机械热分析确定了四种海岛纤维的结晶度、结晶速度、晶粒大小、玻璃化温度与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晶度小,结晶速度慢,晶粒尺寸大,玻璃化温度低等等均有利于涤纶纤维染色性能的提高。根据分析影响涤纶染色性的因素,本文采用物理共混的改性方法来提高涤纶的染色性。主要改性方法有以下几方面:1.采用PC/PEG共混改性PET,通过以上实验方法表征分析,这种改性方法可以降低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变结晶形态,提高涤纶的染色性。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当PC添加0.4%,PEG添加1%时,可使染色提高2.5级以上。考虑到PC/PEG改性PET的可纺性、力学性能,从POY与DTY的物性表征可以得出PC量添加0.4%,PEG量添加0.6%时综合性能最好。2.采用陶土/PEG共混改性PET,可改变PET的结晶形态,降低结晶度,得到染色性好的涤纶。通过实验得出:当PEG添加0.5%,陶土添加1%时,可使染色提高2级以上。考虑可纺性、力学性能,最佳配比是PEG量添加0.5%,陶土量添加0.8%时综合性能最好。3.采用稀土/陶土共混改性PET,降低结晶度,得到染色性好、成本低的浓染PET纤维。通过实验得出:当陶土添加0.5%,稀土添加0.25%时,可使染色提高1.5级以上。考虑可纺性、力学性能,最佳配比是PEG量添加0.5%,陶土量添加0.2%时综合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