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和推行者,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时期。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和宣传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在新时期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有助于科学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而且有助于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解决的思路,更有利于我们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当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从而战胜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各项挑战。本文在选题角度及内容结构方面都有所创新。选题角度方面,本文对延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进行全方位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内容结构方面,本文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延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进行全面地解读。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以延安时期作为研究的时间段,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切入点,以毛泽东为对象,在分析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背景的基础上,探讨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以及采取的途径方式,总结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点以及经验启示。全文共分为6章,主要观点和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为问题的提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及意义。其次,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现状的发展趋势。再次,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最后,阐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背景,此为本研究的条件和基础。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需要被大众理解掌握、要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需要;是坚持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需要;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需要;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需要。第3章: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本章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和内涵的阐述着手,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是普通高校、各级党校和军事院校,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通俗性和民族性。进而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工农群众和党的干部。并且从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哲学理论、历史理论、文化理论四个方面阐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丰富。第4章: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方式。本章首先从理论队伍承担宣传责任出发,论述了理论队伍通过学校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学术研究活动促进学术交流;深入工农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从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着手,具体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还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以及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完成。在宣传过程中,有效利用生动活泼的文风进行宣传,具体体现是语言风格上的通俗化、语言表述上的形象化和语言宣传上的大众化。第5章: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本章在第4章的基础之上,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点做出总结: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相结合,这些历史经验主要有:纠正错误思想路线经验、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的经验、群众工作经验和党报宣传经验。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原因主要是: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虽然其理论价值颇高,对中国革命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要让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非易事。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大众性的特点,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播,已经在人民群众当中广为流传,能够被大众熟悉和接受。再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具有可相通性,能够实现有效融合。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反对党内非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本文认为,党内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或者表面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但其实质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严重地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因此,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针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行批评纠正。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以及时代化相结合。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以及时代化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第6章: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这是本研究最终的结论和目的所在。本章在继承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考: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时代的特征: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又要符合新时期大众的需求;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掌握不同群体的特点,包括党政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三是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既要将宣传方式向生动化方向改进,又要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教育;四是充分发挥宣传语言的价值,在尽量使理论宣传话语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出版更多的理论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