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工业排放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危害。VOCs的有效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利用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对VOCs进行处理是一种比较通用的技术。但蓄热催化燃烧设备存在无法检测催化段VOCs气体以及催化剂固体的温度,无法消除“飞温”与“熄火”对反应器的影响等问题。本论文将蓄热催化燃烧实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VOCs蓄热催化燃烧过程进行研究,探究最佳操作条件。
首先对VOCs蓄热催化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选用负载铂、钯贵金属的惰性小球作为催化剂,陶瓷小球作为蓄热段蓄热材料,对单一VOCs进气和混合进气下的蓄热催化燃烧设备的去除率、床层轴向温度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切换周期、处理流量对乙酸乙酯催化燃烧的影响,确定了蓄热催化燃烧设备的切换周期为120min、处理流量为20L·min-1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VOCs去除率达到99%,床层温度在500℃左右,不会引起催化剂烧结失活;通过计算反应器自热率,发现在不补热条件下,反应器可以自热运行;在最佳条件下,对二甲苯、丁酮进行蓄热催化燃烧研究,去除率达到95%以上,床层温度达到400℃左右;对乙酸乙酯、二甲苯以及丁酮三种混合进气进行探究,去除率97%,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随后,对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进行了模型化研究。根据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的结构和反应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乙酸乙酯和二甲苯进气浓度、预热温度和反应器蓄热段、催化段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化计算,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合适的进气浓度为在原来的(Y0=41228mg·m-3)0.85~1倍高浓度条件下,VOCs去除率逐渐增大,最高达到99%;前期预热时间逐渐缩短,节省能源;而二甲苯浓度Y0=6680mg·m-3为最佳进气浓度,且固体催化剂温度低于550℃,不会发生烧结,反应器能够稳定运行;当乙酸乙酯进气浓度为原来的0.5倍,预热温度范围为100~180℃,为原来的0.7倍,预热温度范围为100~125℃,随着温度的升高,去除率达到99%左右;二甲苯气体浓度为原来的0.5倍预热温度在100~350℃,浓度为0.7倍预热温度在100~280℃范围内,温度升高,去除率在95%以上;反应器固定长度为2m时,乙酸乙酯最佳分配为蓄热段长度为0.5~0.6m;二甲苯蓄热段长度为0.4~0.5m时,去除率在95%~99%,温度在400~450℃之间,催化剂不会烧结失活,也是反应的最佳温度。
本论文为蓄热催化燃烧处理VOCs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准确地量化标准和理论依据。
首先对VOCs蓄热催化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选用负载铂、钯贵金属的惰性小球作为催化剂,陶瓷小球作为蓄热段蓄热材料,对单一VOCs进气和混合进气下的蓄热催化燃烧设备的去除率、床层轴向温度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切换周期、处理流量对乙酸乙酯催化燃烧的影响,确定了蓄热催化燃烧设备的切换周期为120min、处理流量为20L·min-1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VOCs去除率达到99%,床层温度在500℃左右,不会引起催化剂烧结失活;通过计算反应器自热率,发现在不补热条件下,反应器可以自热运行;在最佳条件下,对二甲苯、丁酮进行蓄热催化燃烧研究,去除率达到95%以上,床层温度达到400℃左右;对乙酸乙酯、二甲苯以及丁酮三种混合进气进行探究,去除率97%,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随后,对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进行了模型化研究。根据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的结构和反应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乙酸乙酯和二甲苯进气浓度、预热温度和反应器蓄热段、催化段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化计算,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合适的进气浓度为在原来的(Y0=41228mg·m-3)0.85~1倍高浓度条件下,VOCs去除率逐渐增大,最高达到99%;前期预热时间逐渐缩短,节省能源;而二甲苯浓度Y0=6680mg·m-3为最佳进气浓度,且固体催化剂温度低于550℃,不会发生烧结,反应器能够稳定运行;当乙酸乙酯进气浓度为原来的0.5倍,预热温度范围为100~180℃,为原来的0.7倍,预热温度范围为100~125℃,随着温度的升高,去除率达到99%左右;二甲苯气体浓度为原来的0.5倍预热温度在100~350℃,浓度为0.7倍预热温度在100~280℃范围内,温度升高,去除率在95%以上;反应器固定长度为2m时,乙酸乙酯最佳分配为蓄热段长度为0.5~0.6m;二甲苯蓄热段长度为0.4~0.5m时,去除率在95%~99%,温度在400~450℃之间,催化剂不会烧结失活,也是反应的最佳温度。
本论文为蓄热催化燃烧处理VOCs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准确地量化标准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