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产业内贸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世界各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倾向,最为突出的就是,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产品的贸易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它们之间贸易的绝大部分的比重,这是传统的贸易理论绝对不能解释的,这种现象就是产业内贸易,它的迅速发展以及引起的国际市场上竞争加剧,对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新兴和主导产业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二十世纪末,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形式,并且成为国家间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发达国家,或者是中国与某一国家的某个行业,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研究的文献较少。近年来中印贸易额迅速增长,年增长率很高,接近30%,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印贸易额增幅达56%,双边贸易额达到387亿美元,印度第一次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地位都在提升。2008年中印贸易额达到了518亿美元,虽然不可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增幅显著。中印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处在什么水平,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中印贸易摩擦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就是论文研究的出发点。由于产业内贸易这种现象最初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所以对于它的研究始于国外的学者,最早进行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Grubel和Lloyd,他们从度量的角度出发,认为所谓产业内贸易就是指贸易总额减去产业间贸易之后的余额。论文采用的就是这种观点来定义产业内贸易。对于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1)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2)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包括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和新霍特林垄断竞争模型;(3)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包括新H—0模型和自然寡头垄断模型。对于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实证分析也没有中断过,西方学者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了研究:开始主要是用数据证实这种贸易方式的出现,后来集中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上,最近几年对这种贸易方式的调整成本和贸易流对资源培植和国民福利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都基于已有的理论,主要是就中国和某一国家的某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在两国贸易中,中国所处的地位。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情况,论文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一,两国的贸易总量。近年来中印贸易额逐年增加,中国成为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额在印度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在2008年达到了11%,印度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但是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也在逐年增加,这不利于中印贸易的健康发展。第二,贸易商品结构。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产品由矿物燃料转变成了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近些年来基本没有改变,以资源型,如矿砂矿渣,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这是近几年中方贸易顺差加大的主要原因。第三,贸易结合度。从平均值来看,印中贸易结合度高于中印贸易结合度,显示出中印贸易在印度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相符合。中印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分析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法,首先分析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G-L指数表明中印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不高,虽然两国贸易额近年来迅速增加,但中印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却逐年下降,说明中印两国的生产合作关系并不紧密,没有通过产业内贸易这种形式获得更大的利益,两国仍然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国家间的贸易;然后对初级品和制成品进行比较分析,初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明显低于制成品,制成品在贸易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与其他学者的观点一致;就生产要素含量进行分类研究,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比重逐渐高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印产业内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最后,对各制成品分类进行了分析,在中印贸易中第5类化学制品在两国贸易中地位重要,但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下降的幅度最大,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我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产品——机电产品就属于这一类。这与国内学者林琳对中美、中日制成品进行研究的结果正好相反,说明中印贸易结构与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不同。第6类轻纺产品的Aquino矫正指数和GL指数最为接近,第5类化学制品这两个指数相差最大,说明这类产品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中印产业内贸易的低水平,是印度频繁对我国采用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保护措施的一个因素,这是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借鉴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印度对华主要反倾销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大都很低,有的为零或接近零,而且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很大,这些成为引发印度对华不断发起反倾销贸易摩擦的实质原因。中国可以增加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来避免反倾销事件的发生。可以以汽车产业为突破口,中印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时,采用了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假定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最后与回归的结果比较分析,由于没有获得中印相互投资额的数据,而且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衡量贸易壁垒这个变量,所以影响因素主要选取了人均收入差距、市场规模差异、贸易不平衡、研发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这五个变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这个变量回归结果不显著,最后被剔除掉,应用计量模型对设定方程进行了回归分析,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而且不存在自相关,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对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正效应,而市场规模差异、贸易不平衡和研发水平差异对中印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负效应。并且结合实际对影响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中印贸易如何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两国可以增进各层次交流与互访,鼓励两国企业进行更多的直接交流,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积极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探索合作途径,通过政治合作、增强双方互信度;鼓励印度对华出口和增加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减少贸易不平衡;政府应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妥善处理投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双边投资;调整我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结构,避免出口企业之间低价竞争,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论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印产业内贸易的状况、它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中印经济间存在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增强产业内贸易,双方都可获得利益,并且可以减少中印贸易摩擦。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1.对中印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时,角度全面,不同于很多文章只对制成品进行分析,并且指出了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潜力产业。2.把印度对华采取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措施放入产业内贸易的框架下进行分析,来说明中印产业内贸易的低水平是印度对我国采取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政策的一个原因。
其他文献
植物会随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季相变化,植物的季相景观在现今城市园林建设中越来越受重视。有这样一类植物,花芽从夏季开始分化,且花芽萌发所需气温一般比叶芽低,在秋、冬季
<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但育好人却不那么容易了。作为班主任,教育调皮学生是一定要做又必须尽力去做好的工作。所谓"调皮生",就是行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丰富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内涵十
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管理矛盾的加剧,推进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本文着重论述海绵城市的内涵,并就城市雨水适应性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展开探讨,借鉴国外雨水管理经验,来
<正>当选词渣滓洞、歌乐山、《红梅赞》,每当看到这些字眼,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她——江姐。面对心中的革命理想,她义无返顾;面对敌人的酷刑折磨,她大义凛然。虽然她没有
高中数学原有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一般是在某种压力下被动地学习,这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将会直接关系到我
利用最小二乘法判别变点存在性以及估计变点个数,同时利用改进的局部W h ittle法对长记忆过程的变点及长记忆参数进行估计,并将其应用于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证指数
教师绩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研究教师绩效管理,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民办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民办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主要还停留在教师绩效评价阶段。
《史记》是现存唐前典籍中保存秦始皇材料最丰富的史书。通过对《史记》相关篇目的探析,就秦始皇建立秦朝时期的施政方针进行研究,得出两点结论:①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