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es)可诱导羟基磷灰石(骨组织主要成分)生长,并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使其广泛的应用于骨修复领域。为了满足理想骨修复的需求,多级复合孔生物活性玻璃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大孔-介孔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对骨修复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促进骨再生的同时,大分子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大孔进行传输,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介孔相能够实现小分子药物的缓控释。但是,单纯的骨再生和简单的一元药物释放已经不能满足骨组织修复的需要。因而,具有多功能的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在本文中,以天然植物茎为大孔模板,同时以聚合物P123为软模板制备大孔-介孔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表面修饰、掺杂等手段,制备了一些列的功能化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用SEM、XRD、TEM、N2吸附-脱附、磁滞回线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体外生物活性、药物组装释放及细胞粘附等性能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合成磁性SBA-15纳米粒子并载药,用PLGA对其进行包裹。然后以植物蒲草茎和P123分别为大孔和介孔模板,合成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并载药。最后将它们进行组装,形成二元载药体系。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药物缓释、细胞粘附及成骨性能测试。(2)以P123为软模板,以天然植物菊芋茎为大孔模板,制备大孔-介孔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将发光稀土元素Y2O3:Eu3+掺杂到上述材料中,旨在利用药物分子对荧光元素的猝灭作用,检测药物实际释放状况。在对材料结构表征的同时还研究该材料对药物分子的组装、缓释性能,药物释放和荧光强度的相关性,因而可通过荧光强度检测药物释放能力体外成骨性能。(3)在合成具有荧光功能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基础上,将高分子聚合物(PLA)修饰在其表面,以此来支持骨架提高机械强度。研究材料的机械性能、药物缓控释、荧光性能、成骨,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功能化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均表现呈良好的药物组装/释放性能,同时是还能快速诱导羟基磷灰石的沉积和生长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