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搜索任务中,刺激A与B互相作为干扰子和目标时搜索效率出现差异,这种现象叫做视觉搜索的不对称性。虽然前人做出了视觉搜索不对称性现象的理论解释,即特征整合理论、相似性、熟悉性、原型一偏离假说以及信息论,但是这些理论解释的视觉搜索不对称性的材料都是特征不同且不对称的刺激,比如圆圈和类似棒棒糖状(带靶的圆圈)。而李灿举(2014)实验7中观察到的搜索不对称性由于刺激材料(嘴部线条)只是两个朝向不同的弧线,特征相同只是方向不同,因此不能用以上五个公认的理论解释。李灿举(2014)在研究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研究中为了探讨其原因是知觉观还是情绪观时,在脱离情绪因素只剩下嘴部线条后依然发现了搜索不对称,对此,该研究只是证明了情绪和知觉的因素对面孔情绪搜索不对称性共同起作用,却没有对只有弧线材料呈现的搜索不对称性做过多解释。因此本研究想探讨这种弧线知觉搜索不对称效应是否稳定存在以及为何会有这种弧线朝向上的搜索不对称性效应。研究采用了视觉搜索的经典研究范式,实验程序通过软件E-prime1.1编制,实验弧线材料来自于李灿举(2014)中简图面孔的嘴部线条,即分别朝上朝下的两条弧线,后续的实验在此材料基础上变动,变换成左右朝向的弧线或者同等弧度的箭头。被试做按键反应,判断刺激是否一致或者弧线的朝向。实验1重复前人研究,采用2(项目数量:4项目,9项目)×2(目标呈现:有目标,无目标)×2(刺激朝向:朝上,朝下)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有目标呈现时,被试对朝上的弧线搜索显著快于朝下的弧线,即前人研究这种上下朝向弧线搜索不对称现象是稳定存在的,且仍然是朝上弧线的搜索优势。实验2改变弧线朝向,采用2(项目数量:4项目,9项目)×2(目标呈现:有目标,无目标)×2(刺激朝向:朝右,朝左)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在9项目有目标时,被试对朝右的弧线搜索显著快于朝左的弧线,依然证明这种弧线朝向搜索不对称性效应稳定存在,且是朝右弧线的搜索优势。实验3从目标角度考虑是否是目标本身的差异,实验呈现单个刺激,被试判断弧线朝向,结果表明朝上与朝下的弧线的搜索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实验4从分心物角度考虑,将分心物换成短直线,考察在相同的分心物中搜索不同朝向的弧线是否会有差异。结果表明不管有无目标,朝上与朝下弧线的搜索反应时并无显著差异。实验5将弧线换成同等弧度的箭头,其他与实验1相同,仍采用2(项目数量:4项目,9项目)×2(目标呈现:有目标,无目标)×2(刺激朝向:朝上,朝下)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仍然发现朝上箭头的搜索优势,但与实验1不同的是,该搜索不对称性效应出现在4项目时。实验6与实验5材料刺激相同,采用与弧线同等弧度的类似箭头。其他实验设置与实验2相同,仍采用2(项目数量:4项目,9项目)×2(目标呈现:有目标,无目标)×2(刺激朝向:朝右,朝左)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仍然发现朝右箭头的搜索优势,与实验2类似,但差异出现在无目标时,也就是刺激左右朝向的搜索不对称性效应在实验6中消失了。总体来看,这种弧线朝向的搜索不对称效应稳定存在,且表现出朝向向上和朝右的搜索优势,可能是弧线原型的优势加工导致。但判断单个刺激朝向以及分心物为中性时没有出现搜索不同朝向刺激的差异,说明需要在一定知觉冲突情境之中。而换了刺激材料箭头后依然有刺激上下朝向的搜索不对称效应,但无刺激左右方向的搜索不对称性,依然有刺激朝上和朝右的搜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