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日语中,“ていく”和“てくる”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会话及文章,用来表示动作、作用的渐行渐远或渐近。然而,因文体、上下文、句法结构、体态、先行动词等的差异,两者的用法和意思并不拘于上述所言。此外,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去”和“来”这样类似于日语“ていく”和“てくる”的趋向补语,但通过对中日对译语料库的相关例句的观察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对应。据此,本文将汉语的“去”和“来”纳入研究范围,从“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先行动词、体态属性、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三方面展开论述。本论文由5章构成。第1章包括序论和先行研究。序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并就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等作出阐述。先行研究包括研究文献综述和问题指摘两部分,主要对日本金田一春彦、高桥太郎、寺村秀夫及中国彭广陆等人做的关于“ていく”和“てくる”及相关中日对比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指出其不足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第2章从先行动词的种类和使用倾向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关于先行动词的种类,从自动词和他动词,瞬间动词、继续动词、情态动词及静态动词两个方面,对“ていく”和“てくる”的先行动词的出现频率做了统计和分析。关于先行动词的使用倾向,就“出る”“なる”“生きる”“持つ”“聞こえ”“連れる”等7个共现频率较高的先行动词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共现移动系梭合动词的使用问题。第3章从继续体、存续体、渐近体、反复体四方面进行分析,此外还涉及到被动态、使动态等语态形式的体态属性问题。研究发现,表示继续体的“ていく”和“てくる”可以分为因视点的干预而表示的空间的移动、时间的持续和心理的变化以及无视点干预的情况。视点选择可大致分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陈述者的情况。另外,根据动作主体的参与与否可以分为共同参与、自己参与和旁观的情况。表示存续体的“ていく”和“てくる”根据先行动词的不同,可以分为动作、作用的结果和影响以及状态的持续。表示反复体的“ていく”和“てくる”根据制约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外在反复体和内在反复体。此外,被动态等语态形式的体态属性往往具有各自的倾向性,比如被动态多用于反复体,自发态则多用于存续体等等。第4章从“ていく”和“去”、“てくる”和“来”这样的正向对应,“ていく”和“来”、“てくる”和“去”这样的反向对应以及“ていく”和“てくる”同“去”和“来”完全不对应三个方面,对“ていく”“てくる”与汉语的“去”“来”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ていく”和“てくる”和汉语“去”和“来”的正反向对应可以大致分为“趋向补语”趋向动词”“复合趋向补语”三种情况。不同的对应方式的选择,主要由于中日两种语言的先行动词、文体、使用习惯、句法结构、上下文等的差异造成。此外,“ていく”和“てくる”同“去”和“来”完全不对应时,则有如下汉语表达方式代替,如“上”“下”“进”“出”等“趋向补语”及“趋向动词”、“内”“外”等“方位词”、“着”“过”等“动态助词”,这一方面说明了日语“ていく”和“てくる”的表达内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说明了汉语“去”和“来”等趋向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第5章归纳和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